大明寺簡介
大明寺位于濟源市區南部軹城鎮涂溝河東側,處在“古軹國”中心地帶。大明寺原為西漢初年軹侯祖廟。北宋時期改建為寺院,名通慧禪院,金代末年遭戰亂被毀。元初,住持總公、克公、恩公師徒歷時三十余年,重建寺院,擴大規模,使大明寺重新興盛。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時在懷州任王爺的元仁宗曾親臨大明寺,焚香祭拜,并頒布令旨,保護寺院財產。明清兩代,不斷增修,香火鼎盛,規模宏大。
現存大明寺坐北朝南,占地30余畝,總體布局呈長方形,保留元、明、清歷代古建筑13座40余間,依中軸線而建,左右對稱,次第為山門、金剛殿、天王殿遺址、閻君殿、小壇、中佛殿、伽藍殿、地藏殿、后佛殿等,為我市現存重要的古建群之一。主體建筑中佛殿,建于元代初期,手法豪放,構建精美,是河南省建筑純度最高的四座元代木構建筑之一。后佛殿梁架彩畫,色彩華麗,栩栩如生,是河南省境內保留下來最為精美的清代中葉殿堂式彩畫,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此外,還保留了金、元、明、清歷代碑刻、經幢、石獅和千年娑羅樹等附屬文物20余件,彌足珍貴。
2001年,大明寺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