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濟源 >> 名人名家 >> 逸聞趣事 >> 瀏覽濟源

茶仙盧仝與他的《七碗茶歌》

2014/12/15 14:47:03 點擊數: 【字體:

    平時常見茶所在的一些文字,提到盧仝。因為盧仝祖籍涿州,就頗能引起我的留意。比如一個連鎖茶店門口的一副對聯:天生陸羽傳茶道,福報盧仝品茗歌。把盧仝和陸羽并稱。北京中山公園內有個“來今雨軒”,建于1915年,其主體建筑具有濃郁的中國古典色彩,是著名的茶樓。“來今雨軒”是指所識新舊朋友歡聚一堂之意,它是近代一些社會名流聚會之所。茶樓有一楹聯:“三篇陸羽經,七度盧仝碗。”“三篇陸羽經”是指陸羽的《茶經》,“七度盧仝碗”系指盧仝的《七碗茶歌》。

茶仙盧仝與他的《七碗茶歌》

   《中國茶葉大辭典》載:盧仝(約795—835年),唐代詩人。自號玉川子。范陽(今河北涿州)人。……愛茶,有《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影響甚大。

  盧仝雖出身于范陽盧氏名門望族,少年時卻耿直孤僻,淡泊名利,尤為厭惡官場的孽政弊息,不參加科考。因其出生地河南濟源舊稱玉川,故盧仝自號玉川子。他家境貧困,僅破屋數間。但刻苦讀書,家中圖書滿架。盧仝少時讀書于濟源武山鎮之石榴寺,其后移家寓居洛陽,并往來于少室山,故又名“少室山人”。盧仝詩投當時的大詩人韓愈。其詩作對當時腐敗的朝政與民生疾苦均有所反映,詩風擅于用奇字、造怪句、常為斟酌字句而絞盡腦汁,有“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之說。

  歷史上的范陽盧氏家族,對于海內外都是有巨大貢獻的。說到貢獻,有的家族可能局限于史學,有的局限于詩學,有的局限于經學,而盧氏家族則是多方面的。盧仝既是一位詩人,又是一位品茶大師,他是“初唐四杰”之一著名詩人盧照鄰嫡系子孫。人以詩名,詩則又以茶名也。盧仝曾在洛陽、嵩山等地隱居,過著清貧不改其樂的生活,吟詩吃茶成癖。他的《七碗茶歌》對飲茶的普及和茶文化傳播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成為了人們吟誦茶的典故。

  《七碗茶歌》如今常被印在茶的禮品包裝上。“……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這是盧仝原詩的節選。原詩名為《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谠浦G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開頭是寫清晨接到好友諫議大夫孟簡送來的好茶。盧仝通過親手打開包封、端詳新茶等細節表現了盧仝這位愛茶人對茶的珍愛和對送茶人的真摯友誼。“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這段是寫這樣先春抽出的黃金芽似的、經精心焙制的至精至好新茶是天子、王公才能享受的,如何竟到了山野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龍頭自煎吃。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寫盧仝閉門在煎茶的情景。碧云,指新茶的顏色。風,是描述煎茶時水的沸騰聲。白花,指煎茶時浮起的泡沫。“一碗喉吻潤,……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這段敘述了詩人飲茶的感受。由于茶味好,每飲一碗有不同的感受,連飲七碗,氣韻流暢,愈飲愈美,當飲到第七碗時,直覺兩腋生清風,飄飄欲仙之感。這段盧仝把茶提神醒腦,激發文思,凈化靈魂,與天地宇宙交融、凝聚萬象的功能渲染得淋漓酣暢,對傳播飲茶風氣,使茶飲普及深入到民間,把人們對茶的認識提升到一種出神入化的高度。形容苦思苦想、搜索詩文語句的成語“搜索枯腸”,就是由“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詩句而來。“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這里筆鋒徒轉,由高高在上的群仙,哪知人間蒼生,轉入為蒼生請命,為辛苦的茶農疾呼,告知養尊處優的居上位者,在享受這至精至好的茶時,要知道這茶是多少茶農冒著生命危險,攀登在山崖峭壁上采摘而來。盧仝要借他的好友孟簡這位諫議大夫——朝廷官員問,下界的蒼生何時才能得到休生養息,何時才能得到喘口氣的那一天?盧仝在形象地寫茶,描述茶品、煎茶和茶神奇功能的同時,對茶農寄于了深切同情。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乎神農,聞于周公,興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全世界有50多個國家種茶。他們引種的茶種,飲茶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茶事禮俗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去的,世界各國凡涉及茶事者無不與中國聯系在一起!镀咄氩韪琛吩谌毡揪蛷V為傳頌,并演變為“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盧仝和陸羽是唐代茶壇的兩顆耀眼明星。陸羽被人們尊稱茶圣,其《茶經》名垂史冊。盧仝被人們尊稱茶仙,其《七碗茶歌》流傳千古。直到現在,一些老字號茶店掛有紀念茶鼻祖陸羽和盧仝的“陸盧遺風”匾牌。

  元和年間,盧仝嘗作一千六百余言的《月蝕詩》譏諷當朝權宦,此詩雖得韓愈稱許,卻也因而得罪了權宦,釀成日后不幸的后果。據賈島《哭盧仝》句:“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可知盧仝死時年僅40歲(死于835年的甘露之變)。由傳世的《玉川子詩集》可以看出他個性分明和悲天憫人的襟懷。

  一首《月蝕詩》確立盧仝在中國詩史上的地位,一曲“七碗茶歌”則讓盧仝在中國茶史上留名千古。盧仝《茶歌》的詩句,自宋以來,成為古代文人雅士在品茗唱和時最常引用的典故。如宋代梅堯臣:“亦欲清風生兩腋,從教吹去月輪旁”,楊萬里的“不待清風生兩腋,清風先向舌端生”。另外古代騷人墨客也常在烹茶品茗、吟詩作對時,將“盧仝”、“玉川子”引入詩中。如蘇軾的“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等。繪畫方面,宋代畫家錢選曾畫一幅《盧仝烹茶圖》,畫中人物器具與烹茶神態,均躍然紙上,明代畫家圣華居士(即丁云朋),亦有《玉川烹茶圖》的名作傳世。

  太和九年(835),命運對他開了一個大玩笑,當時盧仝正留宿長安宰相兼領江南権茶使王涯家中,當時王涯被宦官仇士良誣陷謀反,被滿門抄斬、倒霉的盧仝也跟著被捕,慘遭連珠,如此結束掉盧仝的生命,千古遺恨的詩人,留給世人的就是那首令人傳頌的《七碗茶詩》。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浪網(2014-11-14)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司馬懿沁河岸邊修棧道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