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聞小溝背,雖心儀已久,卻沒有機會去領略。作為濟源人,總覺得有絲淡淡的遺憾!有意無意地會在心中勾勒小溝背的倩影。恰逢國慶長假,一位要好的朋友相約去品讀濟源的山水之美,不約而同,我們都想到了小溝背。于是,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中午,我和朋友兩家人驅車前往。
一路上,兩個孩子望著窗外飛速后退的行道樹和詩畫般的遠山,興奮地大叫,我們則談論著感興趣的話題。約莫兩個小時后,我們一行人終于到了銀河峽谷,走進了這山,融進了這水。
空氣中彌漫著水的清氣,一道淺且輕的玉帶繞山蜿蜒而行。峽谷雖窄,因有了 水的纏繞,平添了幾分說不出的風情,像小家碧玉舞動著衣襟、扭動著腰肢。慕名而來的游客流連于此,三五成群,或走、或停、或坐、或躺,聽水聲潺潺,觀造化神秀,樂而忘返。
從銀河峽谷往里走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條是水路,一條是修在離水面約三四米高的棧道。毫無疑問,對于天性活潑的孩子來說,水路是最好不過的了。兩個孩子早已沖到水邊,沿著河岸奔跑、嬉戲、打鬧。我們走的則是棧道。棧道年代比較久遠,仍然相當結實,有很強的承受力。棧道每隔一段距離就有臺階通下河邊。小溝背總能在不經意間給我們一個驚喜。且不說鵲橋吊欄的別致、通天河瀑布的流暢,也不說禹王床的神奇、青龍潭的深邃,亦不談初綻的野菊花、搖曳的風中樹,單是那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石頭就構成了別樣的景致。傳說中“無材可去補蒼天”的五色石靜靜地躺在河底,慵懶地曬著太陽,任流水沖刷著千年的滄桑。更有一些大得嚇人的石頭霸道地橫在河道間,顯出一派王者風范!一路上走走停停,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也溫暖著我和朋友的情誼。一起丈量著這無限的風光,品味著遠離都市的自然佳境,感覺自己要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了。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到盡頭,意猶未盡!臨別時,回眸,俏麗的山水含情而笑。
如果說黃河、長江之水是一首雄渾壯麗的交響樂,那小溝背的水就是一支清新純美的小夜曲。
如果說喧囂華麗的城市是一位風情萬種的少婦,那恬靜淳樸的小溝背就是一位清純可人的少女。(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