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歷史傳說 >> 民間故事 >> 瀏覽焦作

武陟董永發明“懷都烙饃”的故事

2013/4/8 9:49:39 點擊數: 【字體:


    劉秀在懷都(今武陟)扎下大本營,在懷宮中發號施令,派遣十一員大將圍攻洛陽。時值酷暑,赤日炎炎,如蒸似烤,熱得人都喘不過氣來。前方戰事緊急,后勤供應極為困難,天熱火燎,飯餿饃霉,前線將士難以下咽,勉強吞下胃去,則免不了腹疼腸鳴,跑肚拉稀,一躺倒一大片,戰斗力急劇下降,把劉秀急得兩眼冒火,滿嘴起泡。祭遵見狀,為主分憂,揚鞭策馬二十余里,飛速趕到小董村,向董永和張七姐緊急求援。

  正午的太陽格外狠毒,祭遵渾身汗水直往下流,年已五十多歲的董永聽了祭遵的訴說后,也是走里實外,腳步轉圈,思考不停。董永的妻子張七姐指著放在石板上已搟好的大面葉說:“咱先下面葉吃飯吧,要不然,這么毒的日頭,不下鍋煮也給烙熟了。”張七姐的這句話使董永豁然開朗,頓時有了主張。他讓張七姐在石板下燒火烙面葉,烙熟后一吃,香甜可口,別具風味,董永嫌石板烙饃時間緩慢,就又改在薄鐵板上烙,時間大大縮短。搟好一個圓圓的大面葉,不用刀切,放在薄鐵板上,鐵板下燒火,面葉兩面一翻,即刻便熟。董永對祭遵言道:“此種烙饃比蒸饃、燒餅都要簡單快捷。烙饃卷上大蔥大蒜,可治跑肚拉稀,卷上荊芥、黃瓜,可防上火中暑。一頓吃不完,皮薄易干,便于保存,不會變味。”祭遵聽了不禁拍手叫好,連稱言之有理。

  在祭遵的組織下,年已五十多歲的張七姐老當益壯,帶領懷縣(今武陟)婦女踴躍支前,日夜趕制烙饃。大批烙饃源源不斷地送上前線,前方將士吃了烙饃,疾病頓消,身強力壯,斗志昂揚,連打勝仗,很快就攻占了洛陽。劉秀大贊烙饃之功,封其為“懷都烙饃”,還表彰張七姐為“支前模范”。

  劉秀進洛陽當上了皇帝后,還時常愛吃懷都烙饃。宮中御廚為了討皇上歡心,就在懷都烙饃制作技術的基礎上不斷改進,花樣翻新,開發出了用硬面、發面、燙面、糖稀面、油面、菜面、稀汁肉面等做的芝麻鹽焦烙饃、油層烙饃、蜜糖烙饃、單層菜烙饃、雙層菜烙饃、肉末烙饃、三鮮烙饃等等數不清的花色品種,并把烙饃提升為御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食。盛譽之下,懷都烙饃就從洛陽皇宮傳遍了全國,成為普天下老百姓的快餐美食。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