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莊和青龍峽一帶周邊村莊對青龍極為崇拜,并懷有一種自家神仙的特殊感情。青龍峽山區居民在青龍洞南建有青龍王祠,萬花莊則在本村建有青龍宮,規模盛大,香火非常旺盛。每年農歷二月初二即民間所謂的龍抬頭之日和十月初六的龍王奶奶生日以及春節,萬花莊都要舉辦重大祭祀活動,而且要組織迎神隊伍,抬著供品,一路點銃放炮,提前到修武的青龍洞恭請青龍王和龍王奶奶回到萬花莊享受祭典。春節,要在年前臘月十九這天來請;二月初二,則提前在正月十九來請;十月初六龍王奶奶過生日,提前來請日期不固定,一般在九月下旬的某一天。陪嫁妝村及周邊村莊的重大祭祀活動主要在農歷二月二這天,陪嫁妝村和雙廟村過去每年的二月二都有廟會,平時如有難醫之疾或要求子祈福,也到青龍洞前的青龍王廟燒香禱拜。
在萬花莊和青龍峽山區,關于青龍王顯身或顯靈的傳說極多,尤其對萬花莊和陪嫁妝村的村民,可以說是有求必應。每年的農歷二月二,人們常能在萬花莊的青龍宮看到一條小青蛇,傳說這就是青龍的化身。1994年,陪嫁妝村民自發重修青龍王廟,傳說完工之時已近中午,修廟的眾人紛紛收拾工具回家吃飯,但有位村民到家后忽然想起青龍王和龍王奶奶的牌位尚未歸位,就趕緊下到青龍王廟,把青龍王和龍王奶奶的牌位擺正。在他下山之前,天還是晴空萬里,待他下到廟前,忽然有朵黑云從東南飄來。他剛把牌位放好,黑云正好飄到廟的上空,霎時下起瓢潑大雨,但沒多大會兒,就云散雨收。當地村民都看到了這一奇觀。2001年9月29日是青龍峽風景區開景之日,這天秋高氣爽,陽光燦爛,整個青龍峽景區洋溢著節日的氣氛,開景儀式所在的山門前更是人山人海、旌旗飄揚。開景儀式正在舉行之時,天氣忽變,竟然下起了大雨,但也同青龍王廟牌位歸正之時一樣,雨來得快,收得也快。這場雨不但沒有影響開景的喜慶氣氛,反而被山民們附會成青龍王顯靈,喜看山區百姓從此走向富裕之路。最有名的傳說當是在清光緒三年河南大旱時,當地官府慕名到青龍洞求雨,竟喜得甘霖,此事奏到朝廷,光緒皇帝親筆御書“惠普中州”兩面牌匾,分賜武陟萬花莊青龍宮和修武青龍王廟。
數百年來,武陟萬花莊和修武陪嫁妝村兩村村民,猶如姑爺和女婿一樣互相走動,陪嫁妝村村民到萬花莊參加祭祀活動,外村捐錢捐物之人吃的都是大鍋飯,而陪嫁妝村人不管是否捐錢捐物,都要坐桌吃席,熱情招待;萬花莊人到陪嫁妝村也是如此,景區開景以后,萬花莊人到此,無論是游玩還是燒香,憑身份證就可以免費進入景區。這就是相延數百年的奇特的青龍民俗文化。(王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