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一場意外讓年僅28歲的張秀珍成了一位高位截癱患者,能跑能跳的人轉眼間成了只能臥床的殘疾人。張秀珍想以死來了結生命,不善言辭的丈夫張同宣看穿了妻子的心思,用自己的愛和堅強點燃了妻子對生的渴望,演繹著人世間最真的愛。
27年來,張秀珍在丈夫的悉心照顧下,一次次地與死神頑強地抗爭著。
本報記者 朱穎江
相濡以沫
你吃面條我喝湯
無怨無悔照顧病妻27年的張同宣是一個什么樣的男人呢?11月4日中午,記者來到解放軍第九十一中心醫院骨一科病房,走近了這對夫妻。
在骨一科16病室,49床的患者就是張秀珍,因為高位截癱已經臥床27年了。“別看她天天躺在床上不能動,但她遇到了世上最癡情的男人。她丈夫每天給大小便失禁的她洗尿布、按摩,我們都很羨慕她。”一位正在照顧丈夫的女子由衷地說。
攀談時,張秀珍的丈夫拎著一份面條和三個燒餅推開了病房的門。他小心翼翼地扶著妻子坐起來,自己則坐在床頭,細心地服侍她吃面條。
“每天中午,他們常常3元錢買一碗熗鍋面,女的吃面,男的吃燒餅、喝面湯,三個燒餅一頓也不敢吃完,為了節省還要分成三頓吃。別看他們過得苦,卻是整個病房里最讓人羨慕的一對。”同屋的病友介紹說,“現在,像老張這樣的好男人真是少見!”
飛來橫禍
幸福被一個豬圈斷送
1973年,家住溫縣北冷鄉西南冷村的張同宣經人介紹,認識了徐堡鄉的張秀珍,兩人見面后都很滿意。兩年后,他們領了結婚證,開始了幸福的生活。
張秀珍嫁到西南冷村后,是村里公認的好媳婦,家里活一肩挑,地里活也干得很出色;楹7年,兩人先后有了兩個女兒。
1982年,張秀珍和村民們在生產隊里拆豬圈的時候,拱形的豬圈突然整個塌了下來,張秀珍被壓在了下面。村民們七手八腳地將她抬出來的時候,她已經昏迷不醒,后被送往洛陽白馬寺醫院救治。
“腰椎錯位,神經全部斷了,就是搶救過來將來也是個廢人。”醫生直言不諱地告訴張同宣,“患者將來胸部以下的身體將完全沒有知覺,大小便失禁,不知道疼癢,并發癥隨時都會要了她的命。”
“只要她活著,這個家就不會散,她成了廢人,我愿做她的腿。”醫生冰冷的斷言沒有嚇退救妻子的決心,張同宣跪下來懇求醫生一定要把妻子救過來。
無怨無悔
為妻子撐起一片天空
昏迷3天的張秀珍醒了,想翻身卻無法動彈,想下床但雙腿不聽使喚。得知自己將在床上度過余生的張秀珍崩潰了,淚流不止。張同宣很心疼,但他強忍悲痛,每天細心地照顧妻子,給妻子按摩、更換被褥。張秀珍住院治療的3個多月時間內,張同宣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每隔幾分鐘就要看看妻子是否尿床,及時給妻子更換被褥,每隔1個小時就給妻子按摩身體,防止她長褥瘡。
張秀珍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張同宣還沒有來得及喘口氣,更大的考驗就接踵而來——張秀珍被確診有了身孕。妻子能不能保住性命還不好說,這個時候肚中的胎兒肯定會增加妻子的負擔,思來想去,張同宣毅然決定放棄孩子。醫生經過慎重考慮后,告訴張同宣:“張秀珍現在的情況不適合流產,會有生命危險。”
無奈,張秀珍懷孕7個多月剖腹產下了兒子。兒子出生后,張秀珍出院回到了家里,她感到自己的任務完成了,不想因為自己而拖累才30歲的丈夫,斷送丈夫一生的幸福,于是提出了離婚。張同宣斷然拒絕了妻子的要求。離婚不成,張秀珍又想到了死,她趁張同宣白天下地干活時,央求女兒幫她弄農藥。懂事的孩子立即將這事告訴了爸爸,張同宣苦口婆心地開導妻子。怕妻子再做傻事,他將家中的農藥藏好后,還將剪子等利器都藏了起來,交代女兒千萬要看好媽媽。
張同宣既要獨自干地里繁重的農活,還要照顧妻子和3個年幼的孩子。給妻子看病花完了家里所有的積蓄,為了解決她們的營養問題,張同宣養了幾只雞和一頭豬來補貼家用。
“既然我們兩人的命拴在一起了,我就好好地活吧。”看到丈夫不但不嫌棄自己,還這么用心地對自己,張秀珍不再想死,而是思索如何減輕丈夫的負擔。“腿不能動,但我的手能動,我就躺在床上給孩子們做棉衣、鞋子。”張秀珍回憶起當年的情形,“兩個年幼的女兒、嗷嗷待哺的兒子和我這個殘廢,這些年我們不知道是怎么過來的。如果不是老張,這個家早就散了。”
“一家子少了誰都不行。”張同宣說,那些日子他們雖然過得艱難,但孩子們都很懂事,他下地干活時,才5歲多的大女兒就知道照顧媽媽,玩一會兒就會去看看媽媽尿床了沒有。如果褥子臟了,孩子還會給媽媽換上干凈的褥子,將臟褥子拿出去洗。妻子的奶水不夠吃,小兒子是喝著姐姐們沖的藕粉長大的。“仨孩子一個比一個學習好,大女兒上到高中時堅持要輟學回家照顧媽媽,讓我安心掙錢給她媽看病。小兒子初中畢業后,就出去打工掙錢供二女兒上學了……”
永不放棄
平凡的愛讓人感動
“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正如周華健歌中唱的一樣,平凡的愛最讓人感動。
雖然生活很苦,但一家人過得很知足。三個孩子相繼成家后,張同宣感覺肩上的擔子一下子輕了,可是他還沒有來得及松口氣,不幸就再次襲來。
2004年,長期臥床的張秀珍臀部皮膚開始往外冒水,經過多次治療后,臀部皮膚大面積壞死,她隨時都有生命危險。醫生讓張同宣接妻子回家,張同宣不甘心,就背著妻子來到解放軍第九十一中心醫院求醫。
皇天不負有心人,張秀珍再次被丈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醫生給張秀珍做了手術,手術后,張同宣更加細心地照顧妻子。傷口感染隨時會要了妻子的命,更換清洗尿墊、被褥成了張同宣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他還要忙里偷閑地給妻子按摩、擦洗身子。為了給妻子增加營養,生活不寬裕的張同宣常常吃饅頭就面條湯充饑,卻給妻子買來好吃的。
“高位截癱的患者往往不是死于截癱,而是死于各種并發癥。張秀珍胸12椎體壓縮性骨折造成高位截癱,長期臥床,血液循環不好,幾年前,患者的左側臀部就發生了骨化型血管瘤,這種病危險性高且易復發。經過多次手術后,患者能恢復到現在的情況,多虧了家人的照顧。”解放軍第九十一中心醫院骨一科主任說,“患者的家庭條件不好,可是每次治療都要花費很多錢。為了給患者治病,其丈夫到銀行貸款給妻子治病,當地醫院的醫生勸他放棄治療,他卻帶著妻子來我院治療,這種不放棄任何希望的精神讓人感動。”
張秀珍高位截癱臥床27年,還能戰勝致命的并發癥,這和親人的照顧是分不開的,沒有親人的支持,任何患者也不能獨闖鬼門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