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癌癥就像打仗,癌細胞就是敵人,你就是戰士,醫生就是你的武器。當敵人準備侵犯你的領土時,你就拿起武器奮力抗擊敵人。這場仗不管多難打,只要戰士不繳械投降,敵人終究會被消滅。”白中紅說,“我是一名軍醫,我把治療癌癥比成打仗,那些患者就是我手下的‘兵’,我不允許他們當‘逃兵’,只要是聽話的‘兵’都能戰勝病魔。”
全家加入抗癌大戰
放療不僅殺死了癌細胞,也殺死了體內健康的細胞,老千失去了味覺,不知道咸甜香臭,喉嚨難受得好像冒火一樣,連水都喝不進。他的脾氣變得很暴躁,逮著誰就朝誰發脾氣。
“放療的病人是很痛苦的,他需要你們的支持。”白中紅做好了老千的思想工作后,又找到老千的家人談話,“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癌癥患者更需要大家的關心。”
老千接受放療后,身體狀況很差,體質很弱,需要及時補充營養。可老千家庭困難,有時候回家的路費還是白中紅給的,哪有錢輸營養液?“一條小鯽魚、二兩瘦肉、二兩豆腐、半斤蔬菜……”為了讓老千身體營養跟得上,白中紅給老千制訂了嚴格的食療方案。
為了保證老千每天所需的營養,老馬可謂是煞費苦心。農村買不到小鯽魚,她就到市里買;醫生要求鯽魚湯熬兩個小時,她就看著表,保準一分鐘不少。就這樣,老馬從開始放療到放療結束,沒有輸過一次營養液,但在老伴的照顧下,他的身體狀況一直保持得不錯。
白中紅給老千治病,老馬給老千食療,老千的兒子們也沒閑著,外出打工給父親掙醫療費。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老千度過了7周的放療期。放療結束后,老千又作了各種檢查,白中紅看了檢查結果宣布,第一階段的抗癌戰爭老千大獲全勝。接下來,白中紅給老千開了藥,讓老千堅持吃藥,定期復查。
11年了,抗癌的藥老千早就不吃了,可每半年一次的體檢,在白中紅的提醒下,老千一次也沒有落下。
現在,老千身板硬朗,他的兩個兒子也都娶了媳婦,老千的小孫女也到了上小學的年齡。
“家里還有些外債,但只要人好好的,這些都不算事。”老馬看著老千樂呵呵地說。
新聞延伸
隨著工業化進程和環境氣候的變化,癌癥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據調查結果顯示,全世界每年因癌癥死亡的人數在700萬左右,其中我國約占24%。然而癌癥并非都是不治之癥,一些癌癥不僅可以治愈,還能預防其發生。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則是戰勝癌癥的前提。然而,實際情況下,許多患者到醫院檢查時,癌癥的癥狀已是中晚期,這時的患者往往會很悲觀,不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無形中便會延誤治療時機。本報記者 朱穎江 實習生 王 虎【原標題:生命真的可以很堅強——一個癌癥患者11年抗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