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陽市宋寨村懷梆劇團的演員們又開始緊張排戲了。這個懷梆劇團新排的《轅門斬子》、《姐妹易嫁》等大戲將與村民見面。
懷梆戲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省沁陽市(古名為懷慶府)特有的地方劇種,形成于明洪武永樂年間。其唱腔、道白、伴奏、身段和特技表演等均具有粗獷、奔放、豪邁、激越的特點。
宋寨懷梆劇團始建于1949年,當時是由村民們對錢、對糧,懷梆戲迷們自己上山砍木材制道具組建起來的。演員、樂隊、劇務一直保持在40~50人之間,他們農忙務農,農閑唱戲。多年來,演員們換了一茬又一茬,懷梆戲一直縈繞在村民們的生活中。
懷梆戲影響著農民們,農民們喜歡懷梆戲,村里的大人、小孩都能像演員一樣吼上幾聲。劇團中,有許多夫妻、母女、叔侄關系的演員;6名村干部中,有5名在劇團中擔任角色,村支書陳典義雖不在劇團,但也是個老戲迷。
宋寨懷梆劇團發展到今天得益于村里的有力支持。近些年,村里每年都要出資1萬余元,為劇團更新服裝、道具,還為劇團騰出了專門的排演廳,建起了演出舞臺。
宋寨懷梆戲,一唱六十年,它不僅活躍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使這個古老的藝術奇葩得到了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豫西北地區懷梆劇種第五代傳人趙玉清老人夸贊說:“這個劇團唱的懷梆戲正宗、古老、原味,在現在非常難得!”【原標題:沁陽市懷梆戲:古老的藝術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