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傳統文藝 >> 文藝賞析 >> 瀏覽焦作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沁陽嗩吶吹破天

2013/4/16 17:18:14 點擊數: 【字體:


    無論河南人走到哪兒,一聞嗩吶聲,頓生鄉音情。

  中原嗩吶始于沁陽,生于民間,吹手愛其如命,農民聽其如食,世代推崇,千年不衰。

  傳說,清初古懷慶府(今沁陽)一女,以嗩吶為伴,終身不嫁,玉帝動容,賜其《百鳥朝鳳》一曲,從此,該女在哪兒吹奏此曲,哪兒便五谷豐登。

  民間,流傳嗩吶傳說、故事很多,但發生在“嗩吶之鄉”沁陽市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一鳴天下扎根鄉土

  7月16日,沁陽市朱載育紀念館院內,一嗩吶示人,長5米,“喇叭”口直徑1米多,堪稱嗩吶之最。

  嗩吶俗稱喇叭,1000年前,從波斯國傳入中國,明代引入中原,便成河南標志性樂器。

  明代樂律大師朱載育,發明撼世樂律奇跡,創造出“十二平均律理論”,但他改良嗩吶知人甚少。因其生于古懷慶府(今沁陽),又在此改良嗩吶,讓沁陽人得益。

  此前,嗩吶八音孔,音高聲尖,音域窄,在此基礎上,朱載育將嗩吶改為“三眼管子”,使其發音高亢嘹亮,音域寬廣,變化莫測,表現力極強。

  此法一改,農民甚寵嗩吶,在民間千年不衰。

  當時,為官者視其為官器,為商者視其為吉樂,軍隊將嗩吶用于戰爭,鳴號角振奮士氣,皇宮樂隊也倍賞嗩吶。其實,嗩吶特質定位于民間,生于鄉土。明末清初,沁陽嗩吶盛行,“賈家班”、“毛旦班”、“麻金班”等名震鄉里,“大花橋,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結婚。嫁閨女,女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轎”等順口溜,至今在當地廣為流傳。

  如今,沁陽市有嗩吶吹奏班36個,吹手400多人,鄉鄉有嗩吶,村村有樂手,沁陽新農村建設嗩吶成村委會必備品。

  喜怒哀樂大寫人生

  沁陽嗩吶經久不衰,得益農民鐘愛。

  孩子滿月請嗩吶慶賀,喜結良緣請嗩吶賀喜,年老送終有嗩吶送靈,沁陽人的喜怒哀樂都離不開嗩吶。

  “麻金”傳人李金海感慨萬分:“人從生到老,嗩吶相伴,人們視其為神器,聲靈樂美,福滿人生,嗩吶人鄉養育,藝人德品回報鄉親”。

  “請班不講價,風雨不能阻,演奏德為先”,已成嗩吶人規矩。在沁陽,有6個嗩吶班義務贍養11名孤寡老人。

  7月14日,賀家嗩吶傳人賀德義,已56歲,為鄉親表演硬功嗩吶,一氣吹十里,沿途百姓無不叫好。

  在李金海家,一曲《百鳥朝鳳》被他吹得“天地合一”,手搦、卡腔、鼻孔吹、齜牙吹,多嗩吶輪換吹,技藝驚嘆四鄰。

  據悉,全國嗩吶大賽多次在沁陽舉辦,專家稱,全國嗩吶看沁陽,沁陽嗩吶傳華夏。

  在“嗩吶之鄉”,嗩吶分“三大系”,賈派、賀派、張派,精湛的技巧靈魂來自這片沃土,千年與民同樂、與民同悲,這便是嗩吶興旺之源。目前,全市開設嗩吶培訓班20多個,學員近2000名。

  2006年6月,沁陽“嗩吶藝術”被國務院首批評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本報記者 馬如鋼【原標題:沁陽嗩吶吹破天】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網河南視窗 2008年08月13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