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藥用價值:
1962年,我國從《本草綱目》1892種中草藥中選出44種為“國藥之寶” ,懷山藥名列其中。懷山藥味甘、性平、無毒,歸脾、肺、胃、腎經,具有滋養強壯、生津止渴、補脾肺、益筋骨的功效。主治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遺精、帶下、小便數頻。《本草綱目》說:“主治傷中,補虛贏,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名醫別錄》曰:“補五勞七傷,去冷風,鎮心神,安魂魄,補心氣不足,開達心孔、多記事。”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有降血糖、降膽固醇、抗衰老、抗腫瘤、抗疲勞、抗有害物質刺激,調節代謝,增強免疫機能的作用。因其藥效可與人參相比,故又稱“懷參”。
作為中藥最重要的補益材料之一,懷山藥與其他常用的補藥,如人參、黨參、黃芪等相比,最大的區別,也是它的最大優點,是無任何副作用。因此被歷來醫家評價為“溫補”“性平”,是 “藥食同源”的典范,用者沒有避忌,適宜于任何人群、任何體質,包括老人、兒童、孕婦和其他特殊人群。
鐵棍山藥是懷山藥中的極品,為溫縣特產。鐵棍山藥作為一味珍貴的常用中草藥,被歷代醫學家所推崇,它不僅常與其他藥物配制成多種湯劑,而且可以制成多種丸藥。如六味地黃丸(老中醫都知道,正宗六味地黃丸的最重要成分,即山藥和地黃,應該用懷慶府所產的)、金匱腎氣丸、杞菊地黃丸、琥珀抱龍丸、生血丸等,供人們食用。同時鐵棍山藥又具有養生保健之功效,作為藥食兼用的食物,它細膩滑爽,清香,甘面,用于食補保健,別具風味。
2、獨特品質:
經現代科研手段測試,溫縣產的懷山藥中所含的氨基酸、蛋白質、山藥多糖等物質的含量明顯高于外地的淮山藥。如氨基酸含量,懷山藥為28.56g/Kg,而淮山藥為15.95g/Kg;蛋白質含量懷山藥為3.94%,淮山藥只有2.34%;再如山藥多糖的含量,懷山藥為27.8%,淮山藥只含14.5%。
另外鐵棍山藥與普通山藥相比,微量元素含量同樣高出許多。如鐵的含量,鐵棍山藥為5.75mg/Kg,懷山藥(太古山藥)為2.42mg/Kg,淮山藥則只有2.33mg/Kg。
3、藥理藥性:
正是懷山藥所含有的特殊營養成分造就了它的獨特藥效。懷山藥根莖中主要含有淀粉、粘液質、多糖及糖蛋白,并含氨基酸、尿囊素、膽堿、山藥堿、3,4-二羥基苯乙胺、多種酶和甾醇,還含有鐵、銅、鋅、錳、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山藥余零子中還含有薯蕷皂苷、止杈素、多巴胺和山藥素等。
尤其是鐵棍山藥中含豐富的DHEA,它是環戊烷多氫菲的一種衍生物,是形成人體內多種激素的基礎物質,參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和性激素(雌、雄激素)的合成。DHEA的主要保健功效是抗衰老、增強免疫功能和改善性功能。其保健作用的機理是可根據身體的需要轉化為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補充由于衰老和疾病造成的激素失調,從而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增強抵御疾病的能力,加速受損組織的修復,并能預防和減緩惡性腫瘤、糖尿病、動脈硬化、心臟病、肥胖、老年癡呆癥的發生等。
(二)懷地黃
1、藥用價值:
地黃,原系野生,最早生長于咸陽一帶,后傳至各地。中國數省均有生產,但其最佳者為'懷地黃'。
懷地黃分為鮮地黃、生地黃和熟地黃,品類不同而功效亦相差甚遠。
鮮地黃:甘、苦、寒。歸心、肝、腎經。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于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
生地黃:甘、寒。歸心、肝、腎經。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于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別錄》:婦女崩中血不止,及產后血上薄心悶絕,傷身胎動下血,胎不落,墮墜踠折,淤血留血,鼻衄吐血,皆搗飲之。
熟地黃:甘,微溫。歸肝、腎經。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須發早白。《本草綱目》:“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利耳目,黑須發,主治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經候不調,胎產百病。”
元素曰:“地黃生則大寒而涼血,血熱者需用之;熟則微溫而補腎,血衰者需用之。又臍下痛屬腎經,非熟地不能除,乃通腎之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