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音】chún yú
【淳于姓來源】
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據《姓譜》及《古今姓氏書辨證》所載,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原夏朝姜姓斟灌氏于州國(在今山東省安丘縣)。至春秋時有州公實,亡于杞國。其州國公族居于淳于城(今安丘縣東北有淳于城故址,原為州國都城),后來復國,稱為淳于國,其后有淳于氏。漢唐時代,皆為常見姓氏。唐朝中期,唐憲宗名李純,為避皇帝的嫌名(“淳”與“純”為同音字),遂去“淳”簡為于氏。五代以后,又有一部分恢復為淳于氏,但人數已銳減。
《郡望百家姓》云:淳于氏望出河內郡。楚漢之際(公元前3世紀末年)設置。相當于今河南省境內黃河北岸一帶,治所懷縣,在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