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何瑭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光祖,二兒子顯宗。二兒子小時候經常仗著父親的權勢,不努力讀書,欺侮別人,有事沒事愛講派頭。
有一年夏天,何瑭外出歸來,忽然發現自己的轎子不見了,一問才知道是二兒子坐著去河灘玩耍了。何瑭暗想:“嬌子如殺子,不嚴加管教,孩子會長壞的。”于是,何瑭騎著毛驢來到河灘。
上了大堤,望見顯宗脫得光光的,躺在柳蔭下的草坪上,眼望白云,嘴哼小曲。何瑭跳下毛驢,叫道:“顯宗!你可真會舒坦呀!”顯宗一驚,一骨碌爬起來,趕忙尋衣找鞋。何瑭擺擺手說:“別找啦!就這樣多涼快呀!”顯宗不知道如何是好,耷拉著腦袋,等候挨訓。誰知何瑭并未發火,仍舊和顏悅色地說:“今天為父找你,是想讓你陪我隨便轉轉,觀觀景消消暑,你看怎樣?”顯宗只得說:“孩兒遵命!”
盛夏正午,河灘上烈日當空,沙土被曬得火燒火燎的。何瑭騎著驢子在前,不緊不慢地走著,顯宗光著脊梁,赤著腳板,緊跟在后。一會兒,他滿頭冒汗,連身上穿的褲子都濕透了。走了一程,何瑭問道:“顯宗,走在這河灘上,你有何感想?”顯宗默不作聲。何瑭又問:“你讀這么多年書了,能否就眼前的景況作一首詩?”顯宗想了好一會兒,哼哼唧唧答不上來。何瑭說:“讀書認字,是為了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你想了那么多,卻不能通過文字告訴別人,不是很遺憾嗎?”顯宗只是點頭不語。
又走了一程,顯宗身上不冒汗了,但口干舌燥,很想找點水喝。這時,他們來到一片瓜園邊,那又大又甜的西瓜引得顯宗口水直流。何瑭問:“眼前的情況,可用得一句古語,你可知道這句古語是什么?”顯宗怔了半天,又搖搖頭。何瑭又問:“瓜田李下是什么意思?”顯宗還是回答不上來,羞得臉紅脖粗。何瑭嚴肅地說:“這句成語來自‘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意思是說經過瓜田,不要彎下腰來拔鞋,免得被人懷疑摘瓜;走過李樹下邊,不舉手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懷疑你摘李子。我知道你口干舌燥,很想吃飯,但是瓜主不在,咱們還是快走吧!”剛走到地頭,看瓜老漢來了,何瑭隨即買了兩個大西瓜,搬到柳樹下乘涼。顯宗迫不及待,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何瑭朝一棵大柳樹上指了指,問顯宗:“這是什么?”顯宗抬頭一看,只見那棵合抱粗的大柳樹被一種攀援植物纏繞得密密麻麻,這東西枝葉繁茂,直竄過樹頂,可那一棵柳樹卻枝枯葉疏。他隨口答道:“爬山虎!”
何瑭說:“這種爬山虎很厲害,它自己軟得直不起腰來,可遇到大樹就扶搖直上,直穿云天。一旦樹倒了,自己就像一攤泥一樣癱倒在地上了。為人就要學習柳樹,自主自立,抵抗一切惡勢力的侵襲;可不要像爬山虎那樣,只有依靠別人,才能高攀。”
從此以后,何顯宗發奮攻讀,走上正道,三年之后,皇榜得中,就任南宮訓導。何瑭特備一頓清茶淡飯為兒子餞行,顯宗再三懇求父親寫句贈言,何瑭提筆寫道:見財,莫貪;見光,莫沾;虧心事,莫辦;傷天害理事,莫干。
何顯宗牢記父親的訓教,為官清正廉潔,深受廣大百姓的擁護愛戴。 侯思功【原標題:何瑭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