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名人名家 >> 逸聞趣事 >> 瀏覽焦作

武陟毛氏父子軼事

2013/9/3 9:30:13 點擊數: 【字體:

武陟毛氏父子軼事
毛昶熙
武陟毛氏父子軼事
毛昶熙書法
 
    武陟縣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黃河北岸,與省會鄭州隔河相望,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人輩出,其中清代名人毛樹棠、毛樹集、毛昶熙的故事不僅在故里傳揚,而且遠播京師和國際。

  毛樹棠教子有方

  毛樹棠(1780年~1845年),字萌南,號芾村,學以宋儒為宗,清嘉慶二十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戶部侍郎、總督倉場。他在職期間盡心政事,革除弊病,備受稱道,是著名的書法家,有臨醴泉銘,其書得自晉唐尤多,豐神俊逸,神韻十足,但難越館閣體之藩籬。

  毛樹棠雖為高官,政務繁忙,又愛書法,但是他沒有忘記“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和“養兒不教如養驢”的古訓,而是擠時間想方設法地教育孩子。

  下面是清道光丙戌年在京都時,毛樹棠親筆為12歲的兒子毛昶熙書寫抄錄的《續小兒語》,共35開,從為人處世、價值取向、品行修養等方面詳細論述了做人之道。

  冊頁選一:遇事逢人豁綽舒展,要看男兒須先看膽,休將實用費在無功,蝙蝠翅兒一般有風,一不積財二不結怨。

  冊頁選二: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爺娘,別人性情與我一般,時時體悉件件從寬,都見面前誰知腦后。

  冊頁選三:笑著不覺說著不受,人夸偏喜人勸偏惱,你短你長你心自曉,卑避不才瞞避尊長,外人笑罵父母夸獎。

  冊頁選四:仆棣縱橫誰向你說,惡名你受暗利也得,從小做人休壞一點,覆水難收悔恨已晚,貪財之人至死不止。

  冊頁選五:不義得來付與敗子,都要便宜我得人不,巧人是禍虧己是福,怪人休深望人休過,省你悶煩免你暗禍。

  冊頁選六:正人君子邪人不喜,你又惡他他肯饒你,好衣肥馬喜氣洋洋,醉生夢死誰家兒郎,今日用度前日積下。

  《續小兒語》內容通俗易懂,又押韻易記,再加上嚴父的妙筆書寫,使兒子在尊敬、崇拜父親的同時,便于理解、記誦和臨摹、練字。

  毛字帶鉤不帶鉤

  毛昶熙(1817年~1882年),字旭初,清道光二十五年進士,選拔為庶吉士,授予檢討之職,清咸豐五年,升遷為御史,轉任給事中。清咸豐十年(1860年)以左副都御史銜,在籍辦團練圍攻捻軍,次年任內閣學士。1865年,僧格林沁在山東曹州(今菏澤)為鎮壓捻軍而戰敗身亡,他以督戰不力被革職,后奉命清王朝統治者授命“規劃戰爭全局”,毛昶熙成為當時整個消滅捻軍的總指揮。1869年~1878年、1879年~1882年毛昶熙兩次任總理衙門大臣,與恭親王奕䜣和李鴻藻(李鴻章的兄弟)同事。

  《清史稿》把毛昶熙寫進了列傳,列在袁世凱的長輩袁甲三、袁保恒父子之間。毛昶熙是一位極其重要的人物,幾乎與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張之洞等同等重要。毛昶熙一生在仕途中,經歷清代后期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除帶兵鎮壓捻軍、辦理洋務、主政外交等事務外,還屢屢掌管科舉考試,選拔人才,曾兩次主管會試,一共參與了朝、殿考試、閱卷20余次。20年間,清朝考上狀元、進士的大多拜他為師,成為其門生。

  在武陟一帶廣為流傳著一個“提鉤毛與不提鉤毛”的笑話故事:“不提鉤毛”指的木欒店毛樹棠、毛昶熙一族。“提鉤毛”指的是黃鼠(樹)村毛姓。家族里人相傳,有一年鄉試時,主考官曾問毛昶熙:“弟子中可有來參加考試的?”他說:“都是些不屑子弟,不學無術,寫的毛字連鉤都不會提,還參加什么鄉試?”結果放榜出來,凡是姓名中毛字不帶提鉤的,都中了榜。所以,武陟有毛字帶鉤不帶鉤之說。

  毛氏父子建草堂

  在北京達智橋胡同北側,松筠庵的斜對面是嵩云草堂。松筠庵和嵩云草堂是近代史上著名的遺跡。最早是明朝萬歷年間大學士高拱在此處購得的荒地二畝,用以建中州鄉祠,以備在京豫人集會之用。清咸豐時戶部侍郎毛樹棠,又在祠東購得地基二畝,建成河南在京最大的省級會館——嵩云草堂。

  清同治末年,兵部尚書毛昶煦、袁保恒(袁世凱的從叔)等人又籌資在會館內修建了精忠祠,供奉岳飛像,進行祭祀。1895年公車上書時,松筠庵與嵩云草堂做過各省舉子集會、簽名的場所,但也許由于在歷史上嵩云草堂不如松筠庵有名,因此知者甚少。

  1898年,康有為和御史李盛鐸發起成立保國會,在北京、上海設兩總會,各省府會設立分會,嵩云草堂成為保國會在北京的一處重要會所。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士曾在此處開會議事,他們還將《保國會敘》“榜于會所”。

  民國初年河南旅京豫人為解決子女就讀問題,還曾將嵩云草堂辟為河南公立旅京豫學堂,以后學校更名為京兆私立河南中學,1928年又改名為北平市私立嵩云中學。解放后,嵩云中學與燕冀中學合并為北京市第十四中學(原址改為上斜街二小)。

  毛氏翰墨潤家鄉

  焦作地區在歷史上曾出現過毛樹棠、毛昶熙、楊子駿和杜衍等在中國書法詞典中有籍可查的書法名家。焦作市舉辦的首屆藝術品展示拍賣會上,展示了我市多名資深收藏家珍藏的200余件收藏精品,其中有明清時期焦作籍的文化名人毛樹棠、毛昶熙、李堂階等人的書畫作品。

  博愛寨卜昌王氏家族在清朝康熙年間創立生意字號和家族堂號——“泰順碩”,經過數代經營,連鎖店遍及半個中國,王氏家族成為富甲一方的巨賈名門。買官從七品一直捐到四品,買到了山東候補道,王家的榮耀達到極盛。王家興建家祠時特請光緒的師傅、維新派領袖、著名書法家翁同龢親筆題寫“克昌厥后”牌匾,至今仍懸掛在祠堂內。當時的一品大員毛昶熙親撰建祠碑記,并題寫“王氏家廟”牌匾。這些碑記和匾額上潤澤飽滿的大字,讓人依稀想見當年的風光。張國棟【原標題:武陟毛氏父子軼事】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焦作日報 2009年11月2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