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走進焦作 >> 印象焦作 >> 瀏覽焦作

山陽故城:一個沒落王朝折射的輝煌

2013/9/23 16:43:07 點擊數: 【字體:

  一個人的起落,一個家族的浮沉,一個王朝的興衰,造就一座城市鮮明的歷史。

  山陽故城內涵豐富,與一個帝王有關,與一個家族有關,與一個朝代有關,而這一切都與焦作最輝煌的古文明有關。2006年5月,山陽故城被批準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在價值得到了再次認定。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山陽故城的魅力。

  上期,我們報道了早商府城遺址,它是焦作地域文明的起點,今天我們所要認識的山陽故城則是焦作最輝煌的古文明的象征。

  “山南水北之陽,山北水南之陰”,因而焦作亦稱“山陽”。在記者看來,“山陽”的稱呼不同于焦作的別稱“懷川”、“覃懷”,前者的厚重遠超后者,“山陽”是焦作與生俱來的味道。

  一個人與一座城

  山陽故城始建于戰國時期,距今2000余年。山陽故城最輝煌的時期在東漢,因一個命運多舛的帝王的到來而變得鮮明、生動起來。

  公元220年,東漢最后一位皇帝劉協屈辱地離開京城許昌,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大舅子曹丕。他雖然聰明睿智,也有抱負,但一根柱子怎能撐得起一座即將傾倒的皇宮?從此,他的稱號由“皇帝”變成了“山陽公”。

  請看,這就是“山陽公”曾擁有的城池:山陽故城面積近300萬平方米,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周長約5000米,四周有護城河,北城墻長1850米,東城墻長1350米,西城墻長1000米,南城墻僅剩兩端約200米,系夯筑而成。

  “山陽公”從京都帶來了全國先進的文化,用以滋養山陽城。相傳劉協被貶山陽以后,以行醫為業,造福山陽百姓,曾多次到云臺山附近采藥。在今天百家巖上嵇山亭內的石刻畫像中,就有“山陽公行醫圖”。因劉協所醫之人存活者甚眾,百姓皆感激涕零,不少地方為他建廟立碑,以示紀念,劉氏子孫也將醫術代代相傳,為后人景仰。

  劉協死后,他的兒子、孫子、曾孫、玄孫依舊以“山陽公”的身份生活在這里,然而,他們的身份決定了日漸坎坷的命運。于是,劉協后裔一部分去了日本,一部分選擇了其他生路。因而,山陽故城經歷了東漢、曹魏的輝煌時期后,南北朝時期開始頹廢,唐代便成為一片廢墟。

  陶倉樓的昨天

  密集出土的陶倉樓為焦作輝煌的漢文明找到了最佳佐證。

  在焦作漢代墓葬中,已出土的堪稱精品的陶倉樓有30余座,其中于1996年出土的七層連閣式彩繪陶倉樓,高1.92米,寬1.68米,是目前焦作出土的最大陶倉樓。2008年年底出土的又一座陶倉樓,雖高度不如1996年出土的陶倉樓,但做工精美,可稱之為“華夏第一陶倉樓”。2009年,又出土了一座通體彩繪陶倉樓,更加令人贊嘆。這些文物部分曾多次出國巡展,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考古專家們推算,這些漢代建筑實際高度約30米高。我們可以想象,一座30米高的建筑矗立在1800年前的漢代,該是多么壯觀呀!因而,有人稱,焦作是“中國摩天大樓”的故鄉之一。

  山陽故城廢棄于唐,那曾經彰顯財富與地位的一座座高樓大廈也廢棄了。

  大遺址保護的夢想

  相傳孔子周游列國時,走到今天焦作東五里堡村與孔莊村之間的路上,遇到了兩個小孩在路中間用土塊兒壘城玩耍?鬃訋熗叫熊囍链耍瑑蓚小孩也不讓路?鬃酉萝囏焼杻蓚小孩,兩個孩子答道:“自古至今,只有車繞城走,哪有城為車讓路的道理?”孔子聽后深感有理,便命弟子驅車繞“城”而過。這便是“孔子問禮”的故事。

  無獨有偶,在“孔子問禮”后2500年的今天,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繞城而過,一時間被傳為美談。南水北調工程是“功在當今,利在千秋”的世紀工程,為顧全這一大局,不少相關地區、不少相關部門都為它作出了很大的讓步和犧牲。但是,為了確保河南境內的山陽故城等重要文物遺址不受損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焦作段設計方案于2004年8月被修改。

  這一舉動激發了焦作人保護山陽故城的決心。2006年6月,山陽城遺址保護利用規劃正式啟動,最終目的是將山陽城遺址建設成山陽城文化園區,作為我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半年的建設,該工程的一期工程已經完工。記者來到山陽城遺址處,看到高高的雙闕已樹立在遺址的四方,由仿古的青磚砌成,其中前門的雙闕分別書寫著“山陽故城”和“河朔名邦”字樣。

  山陽故城的保護、規劃任重道遠,需要克服各方面的困難。然而,當南水北調大運河靜靜地從煥發新顏的山陽故城邊流過時,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焦作日報(2009-12-0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