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作”因“焦家的作坊”而得名,“作坊”的“主業”之一是挖煤燒炭。然而,煤炭一統天下的焦作還是沒能讓“焦家”躲過“寒冷的冬天”:資源枯竭,經濟下滑……
焦作被迫強力實施戰略性轉移,同時投巨資發展旅游業。如今,面對“焦作山水”、“焦作現象”、“焦作模式”、“世界杰出旅游服務品牌”眾多“名片”,焦作又在想些什么?面對環境的污染,未來的焦作要強力發展能源、化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等產業,焦作如何實現科學的發展觀?
目光由“地下”轉向“地上”
在踏訪河南四大產業帶的采訪中,7月中旬到8月初,記者兩次深入焦作采訪。“黑色印象”向“綠色主題”轉變,成為記者對焦作的第一印象。
7月14日晚,焦作市解放中路,新東陽光大酒店。如果沒有當地人介紹,誰也不會想到這家三星級涉外大酒店所在的位置,曾是焦東煤礦礦井。
如今,井口無“口”。封填的廢舊礦井四周,原來礦上的辦公樓、倉庫、鍋爐房等建筑設施改建為休閑娛樂、餐飲等服務場所,牌子也換成新東陽光大酒店。記者入住焦作的第一個晚上,便領略了焦作經濟由“地下”走到“地上”的樣本。
查閱資料得知,焦作之所以叫“焦作”,是因燒制瓷器的“焦家的作坊”而得名。而“作坊”的另一項主要工作是挖煤燒炭。
20世紀90年代初,“焦家”20多萬人吃著“煤炭飯”,1200多家資源開采及配套型企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在90%以上。
煤炭一統天下的焦作還是沒有讓“焦家”躲過“寒冷的冬天”。隨著煤炭資源逐漸枯竭,大批企業開工不足,虧損嚴重,下崗失業人員占全市職工總數的六分之一。1999年,全市三大經濟指標同時“箭頭朝下”:GDP與上年相比下降13%,財政收入同比下降24%,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2.2%。
困局中的焦作把目光由“地下”轉向“地上”。
從1999年開始,焦作市強力實施“戰略性轉移”,即煤炭工業向電力、熱電聯營、鋁電聯營,原料化工向生物化工、醫藥化工、精細化工,煤礦機械向環保機械、糧食機械、汽車機械,水泥建材向新型建材、環保建材的戰略性轉移。到目前,焦作市國有大中型企業改制全部完成。
焦作市工業沖出“圍城”。2005年,全市GDP比2000年翻了一番,在全省的位次由2000年的第12位提升到第6位。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銷售收入居全省第3位,利潤和利稅總額均居全省第2位。
與此同時,焦作先后投資6億多元,開發建設焦作山水峽谷極品景觀,形成了云臺山、青龍峽、青天河、神農山、峰林峽五大景區和十大景點的大旅游格局,開展大規模持續不斷的集中宣傳促銷活動,通過宣傳包裝,搶占了旅游先機,形成了“焦作山水”、“焦作現象”及“世界杰出旅游服務品牌”三大旅游“名片”。
旅游業成為焦作經濟騰飛的發動機,“焦作山水”從默默無聞到唱響全國和世界旅游舞臺,只用了短短四五年時間。2005年,焦作市共接待海內外游客805.2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占GDP的比重由3年前的1%上升到8.4%,形成河南旅游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今年上半年,游客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1%,門票收入同比增長15%。
焦作從“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的轉變,得到了各界的認同。“焦作經濟轉型經驗”編入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旅游的“焦作現象”入編《旅游綠皮書》……“焦作現象”課題研究組組長、復旦大學旅游系主任夏林根教授稱:“‘焦作現象’是中國旅游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
《中原城市群總體發展規劃綱要》對焦作2006年~2020年的定位是:國際山水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重化工、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對此,焦作市市長毛超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心中始終有一個夢想,這就是通過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努力打造農業富市、工業強市、旅游名市和區域性商貿流通中心城市。“
發展經濟的新理念
最近,中國社科院發展戰略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教授到焦作調研。調研后丟下一句話,2006年焦作工業勢頭“依然迅猛”。
記者發現,焦作企業缺少“豪華”陣容,2005年,焦作市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的工業企業還沒有一家,全省百戶重點企業中,焦作沒有一家進入前10名。對于資源枯竭,南有黃河天塹擋住出路,北有太行山擠壓,不占天時地利的焦作來說,靠什么發展“迅猛”,在全省“十八諸侯”中摘銀攬銅?
中共焦作市委書記鐵代生道出了記者的不解:焦作的企業“月亮”不多“星星”多,焦作經濟之所以在全省排在前列,主要是靠一定規模的企業群體來支撐。現在,焦作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55家,2005年的銷售收入與2000年相比,增長了265%。此外,焦作市還擁有166家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有57家經省級以上部門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這些都是焦作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活力基礎。
焦作的“理念”多、新:只要外方有優勢資源就不怕控股;倒貼錢給蒙牛蓋“牛棚”;焦作愿意成為嘉興的“飛地”,稅收歸嘉興。這種發展經濟的做法讓人很是費解。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區域經濟的發展一定要大力培育和發展壯大市場主體,而要培育、發展壯大各類市場主體,就必須實現各種要素資源的聚集,這樣才能抓住贏得未來競爭的主動權。”毛超峰說,他們經常在思考一個問題——“人家憑什么來焦作投資?”實事求是地講,焦作與其他城市相比并沒有太多的優勢可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如果無利可圖,人家干嗎大老遠到他們這里?在出臺針對外商投資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同時,他們提出了與急需向外轉移產業的發達地區政府間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把焦作作為發達地區空間上的拓展,項目建設的“飛地”,調動當地政府向外轉移投資的積極性。
實地采訪發現,焦作有的招商引資項目失去了一些眼前利益,但是,他們得到了更多想要的東西。為了吸引蒙牛集團投資建廠,焦作財政出資7500萬元為其提供了所需的7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和流動資金,蒙牛集團投資4.1億元在焦作建設年加工鮮奶21.9萬噸、銷售收入14.1億元、利稅1.4億元的焦作蒙牛公司。焦作蒙牛公司吸納2438人就業,焦作畜牧養殖業得到迅速發展。焦作萬方與中國鋁業公司合作,焦作允許中國鋁業公司控股。今年上半年,焦作萬方已實現利潤超億元,企業扭虧為盈走出困境。“焦作追求的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焦作市發改委一位官員說。
焦作發展經濟的新理念還有為納稅人服務為主題的“效能革命”。政府部門行政審批手續全部集中到政府“超市”——行政服務中心,市直69個部門的2049項行政審批手續被壓減到620項。這一“焦作模式”在全國推廣后,今年,焦作再將“效能革命”推進一步:將全市35家行政機關和公用服務單位班子成員的電話、辦事程序、服務承諾等進行全方位公開,干部手中的權力被置于陽光下,避免權力濫用。
“效能革命”,“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等促進了招商引資和對外開放工作的進展。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計引進外來投資項目323個;美國愛依斯、韓國電力公社、英國GKN公司、肯德基、麥當勞、家樂福、沃爾瑪等世界500強企業來焦作投資;“太太口服液”、中國昊華公司等一批國內知名品牌和企業紛紛進駐焦作。
鐵代生說:“我們有理由相信,不遠的將來,焦作工業將改變目前‘月亮不多星星多’的局面,呈現出‘月亮’和‘星星’相得益彰的‘眾星捧月’景象。”
發展的壓力緣自哪里
“焦作”,這個名字從誕生之日起就透著一股煤煙味。踏訪焦作產業,采訪政府要人,環境壓力是回避不掉的問題。
客觀地講,焦作市的環境污染既有歷史性原因,也有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結構性原因,這就決定了焦作市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2004年,焦作市被列入全國十大污染城市,這對焦作刺激很大,市長還向全市人民道了歉,并稱要堅決遏制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十一五”期間,焦作要實現GDP翻一番,年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大關的目標。未來的焦作要繼續做大做強能源、化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汽車零部件制造和農副產品深加工等五大支柱產業。市長對社會的承諾會不會“掛空擋”成為對焦作的嚴峻考驗。
市長毛超峰的話斬釘截鐵:“今后,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嚴格落實焦作市出臺的‘環保第一行政許可權制度’,嚴格落實對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環保實績考核辦法,堅決杜絕新上污染項目,嚴把污染源頭關,絕不會再走先污染后治理、以犧牲環境換發展的老路。焦作實施‘工業強市’的信心不動搖,但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心也不會動搖、力度不會放松,我們向全市人民的承諾不會、也不允許‘掛空擋’!”
鐵代生表示:“焦作不為失敗找理由!”焦作市市委、市政府向社會作出的承諾兌現了嗎?記者調查發現,2005年以來,焦作市多次開展了治理污染的“颶風行動”,關閉重污染企業56家,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和設施156項,完成污染治理項目335個。今年上半年,焦作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為7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6個百分點;4個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95.8%,比上年同期提高11.9個百分點;城市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
記者注意到,焦作市領導多次在不同場合提到“壓力非常大”。焦作的“壓力”來自哪里?
鐵代生書記說:一方面來自外部壓力,另一方面來自自身壓力。全國各地都在抓西部開發、東北振興、東部率先發展、中部崛起的機遇,呈現出跨越式發展的態勢。特別是我省周邊城市和中原城市群的快速發展,使焦作面臨著與標兵越來越遠、追兵越來越近的雙重壓力。相對兄弟市來講,焦作的發展基礎還不牢固,優勢也不明顯,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被追兵趕超,被標兵落得更遠。同時,省委、省政府對焦作的期望很高,要求焦作當好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原崛起的排頭兵。這既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的鞭策。
經濟轉型的焦作,把壓力變成動力一路前行。
觸摸經濟發展的“軟肋”
焦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各地政府、企業、專家學者、旅游行業以及國外組織紛紛學習“焦作經驗”、“焦作模式”。但記者在焦作市市委、市政府、市發改委和企業采訪發現,焦作對自己的發展仍不滿意,指出種種不足。
——由于焦作市經濟發展對工業經濟的依存度過高,加上工業結構自身的不合理,工業主導產品的價格發生變化時,就會使得經濟運行和增長的不穩定性加大,而第三產業無論是總量上還是結構上,都沒有足夠的支撐帶動能力予以補充。
——焦作市五大支柱產業基本仍屬于原材料加工和能源消耗型工業,對原材料、能源的依賴性過重,由于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環境容量的限制,使得資源環境對焦作市產業發展的約束更加突出。
——經濟增長方式壓力增加。根據道格拉斯生產方程計算,經濟增長主要是由三個因素拉動的,即資金、勞動力和科技進步。焦作市目前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資金投入的拉動,而資金供應緊張、獲取資金的成本加大,已經使焦作市經濟增長受到制約;科技進步相對滯后、技術創新能力較弱,又使得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難度加大;企業家隊伍和職工隊伍缺乏放眼全球的寬廣視野、海納百川的氣度胸懷和決勝千里的戰略眼光,發展的境界不高、路子不寬,反過來制約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鐵代生和毛超峰表示:對于以上存在的問題,焦作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化解矛盾,緩解壓力,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推動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焦作,看準了自己經濟發展的“軟肋”,并努力把它變硬。
□策劃閆廣道執行記者王魯峰孫斌
焦作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神農絕壁徐永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