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王碑的來歷
2013/8/28 16:55:1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當年捻軍牽僧格林沁的鼻子由西南向朱仙鎮而來,傳說捻軍開路先鋒的小頭目是一員女將,她丈夫排行第七,在與清兵搏斗中英勇犧牲,人們都叫她七寡婦。
朱仙鎮的二府官員聽說捻軍要向朱仙鎮進攻,個個神色不安,立派一名叫楊介員的官員,騎馬圈地,修筑城摶,以堵擋捻軍。這一下可苦了老百姓,不僅肥沃的良田,綠油油的莊稼被一毀而空,還要增加糧稅,服勞役,弄得百姓怨聲載道,對清政府恨得咬牙切齒。
捻軍向朱仙鎮進玫,七寡婦一馬當先,率兵打頭陣,難道捻軍營里就沒有能謀善斷髂征會戰的將官嗎?有,多的是,常言說熟能生巧,一遭生兩遭熟,七寡婦已是第二次進朱仙鎮了。第一次她是化裝進鎮,并和朱仙鎮的田民武術班結下了不解之緣,有群眾基礎。這一次要浩浩蕩蕩進軍。朱仙鎮里誡備森嚴,官兵日夜守城,誰備決一死戰。
北大寺武術班的師兄弟聽說七寡婦來攻打朱仙鎮,各個手心坐都揮一把汗。一夜之間,但昕得官兵的號炮,聽不到捻軍的回胞聲。使人心急火燎,天色將要明了,人們的心里都有點撤勁啦,突然捻軍攻城的吶喊聲驟然傳來。北大寺的師兄弟們既使一死,也票助師妹一臂之力,迎接捻軍進城。鎮里有個羅東照,原是僧格林沁的保鏢,現在二府做事。師兄師弟們找到他,由他帶領靠近南門。在捻軍攻到城邊時,城門大開。七募婦一馬當先,直向二府沖去。官軍一見捻軍進城,各個拼命逃竄,有些頑固的官兵,也都刀落人頭掉地。鎮里駐軍有個當官的外號叫程大孬,打人罵街,奸污婦女,率大惡極,百姓們恨透了他。他逃到百姓家里,百姓告給七寡婦。七寡婦派人把他拉到大街上就地正法。這以來,剩下的官兵都掛了白旗投降了義軍。七寡婦平定了官軍,立即趕到北大寺,拜見師父和師兄師弟,夸他們為攻克朱仙鎮立了首功。接著大軍一到,便安撫百姓,駐下來休整。
捻軍白天練夜晚休息,讓將士們吃飽睡好,待機再戰。七寡婦有空就到北大寺同師父師兄師弟竿談,尋問當地的風俗人情,了解這里地形地貌。他們帶領她到東門,一出門便一跟望到大小九條路,人稱九條龍,也叫迷魂路。九條路在東門外匯聚,稱為九龍江口。這幾條路走不多遠全是崗洼如山似溝的黃沙嶺。嶺上嶺下,柳林橫豎,郁郁叢叢,即是埋伏千軍萬馬也沒人會知道,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
三日之后,僧格林沁率軍趕到。他一進朱仙鎮,便見四門大開。他仗著兵多將廣,一擁而進。氣勢洶洶而進,卻又變得垂頭喪氣。因為朱仙鎮成了一座既無官兵又無捻軍的空鎮。借格林沁是軍機處給他下的令,借的是兩官太后的口諭,剿捻務必成功。所以他從安徽到湖北!又轉戰河南,不管勝利失敗,他都緊緊咬著捻軍的尾巴不放。這時,從襄陽進南陽,入長葛,一直失利,連連遭到伏擊,損失非同小可。但是他想到這是軍機處命令,是兩官太后的圣諭,既使舍上老命,也只能進,不能退。叉想到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能因為打幾次敗仗就停止進剿。所以,此刻他幾處放出探報,迫探捻軍去向。有的報捻軍出北門去攻打開封府,有的報捻軍出東門向東逃竄,他想捻軍攻打開封府暫時還沒有力量,還不可能。他判斷一定是出東門向東逃竄。便立即命兵馬出東門火速追剿。但是,官兵們出東門都停止了前進。他大喊大叫,“軍令如山倒,為何停止不前?”先頭官兵泉報說:“前邊有九條路,不知捻軍沿哪條路逃跑,故而不前。’他馬上飛出東門,到東關一看,正東、東南、東北明晃晃的九條大道,腳下就是九條大遭的交叉路口。放眼隙望,到處黃沙起伏,柳林縱橫,他打了-個冷戒,忽而覺得遍野都是捻軍在浮動,到處軍馬在奔騰。使他倒抽了一口冷氣。追是不追?不追吧,軍機處是要問罪的;追吧,遭伏擊要吃大虧。怎么辦?他在九龍口下馬思索良久,然后作出決定:九條路各派一部分探路,留下他的實力壓陣,以備不測。
僧格林沁派出的兵馬剛剛進入柳林深處,就聽到喊殺之聲頓起,此處未了,彼處又生。他急忙鳴金收兵,曾圍藩支援他的雜牌軍已損失大半,他趕忙鉆進城里,緊閉四門,堅守不出。
再說,僧格林沁派出這些探路兵馬,多系曾國蕃撥給支援他的雜牌軍和他的一部分人,找斗力很弱,即經一戰,便潰不成軍,退的退,逃的逃,滿地遍野都是僧格林沁的逃兵。看到這兵敗如山倒的氣氛,氣得咬牙頓足,幾乎昏了過去。
捻軍打了勝仗,見捉不到僧格林沁,拿來逃兵一問,原來僧格林沁又縮回城去了,久圍不下,必與捻軍不利。捻軍決定向東北方向開跋,繼續牽著偕格林沁的鼻子走。
七寡婦在正東那條路設伏,等到官兵進入伏擊圈,她一聲號令,亂箭齊發,而后兵士們象猛虎下山,殺向官軍,只一刻功夫,便把這只隊伍滅掉,還捉住了僧格林沁的一員大將張耀。師兄們把他押來,七寡婦伸手抓住張耀的辮子就要砍頭,只聽有人大喊:“刀下留人!我叫羅東照,是剛入你們伙的。張耀是我的恩人,當年我在相國寺要飯,是他給我兩塊錢,讓我到商丘去吃官飯的,大難不死,才有今日,求你們放了他,我一定拿僧格林沁的首級來換張耀的頭。”七寡婦知道是他帶領北大寺的師兄師弟開的城的,如果殺了張耀,他會立即投敵,這將失去朱仙錢的眾百姓和師兄師弟。于是七寡婦便照張耀屁股上騰地踢上一腳,說聲“滾”便躍馬揚鞭而去。
據說,后來在山東荷澤設伏,就是羅東照砍了僧格林沁的首級。
這次大戰以后,二府衙門一些獻媚的官員,紛紛稱道佶格林沁聰明、機智,才能過人,高人一著,故而就在九龍江口立了一塊《僧王歇馬處》的碑文,以表彰僧袼林沁的功績。其實知道內情的人,都說這塊碑正說明偕格林沁的恥辱。這塊碑一直立了多年,前幾年才毀掉。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