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討營與鐵裹槐的故事
2013/8/29 9:29:2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相傳,宋朝名將楊延昭即楊六郎去世后,遼國大將韓昌領兵30萬侵犯到黃河邊上,聲言渡河消滅大宋。宋廷一片驚慌,決定任命天波楊府的穆桂英為招討大元帥,出城御敵。穆桂英奉命出征,率領幾千楊家兵在城東北的棗林村安營扎寨。她擺下一個五方八卦迷魂陣,內設絆馬索、陷馬坑、連環套和滾木擂石。陣里又設三個陣勢,即一字長蛇、二龍擺尾、十面埋伏。中間為高達三丈的帥臺,臺下是直通京城內轉兵洞的洞口,以便隨時增加援兵。布陣完畢,穆桂英即派人向韓昌下戰書,以決勝負。韓昌亦深通兵法,知道此陣兇險難破,但他欺負穆桂英兵少將寡,決定五更開戰。韓昌率5萬精兵過河殺奔而來,穆桂英命部下拉響轉兵洞的串鈴,成千上萬精兵從洞中源源而至。她待敵入陣,即命撞鐘擊鼓,親率精兵直取韓昌。遼軍困在迷魂陣里,左沖右突,大都掉在陷馬坑、連環套中,死傷及被捉者不計其數。韓昌慘敗,見大勢已去,便化裝成士卒潛逃。穆桂英大獲全勝。
據說,雙方大軍激戰時,宋軍的撞鐘將士用力過猛,竟將鐘鼻震壞了,高懸的大鐵鐘正好套在一棵小槐樹上。小槐樹長勢旺盛,突破大鐵鐘,后來竟長成幾抱粗的大槐樹,人稱“鐵裹槐”。幾十年后,穆桂英之子楊文廣出征路過此地,曾將戰馬栓在這棵“鐵裹槐”上,留下一圈馬韁繩勒過的深痕。楊文廣為紀念母親當年大戰遼兵獲勝,將棗林村改名為“招討營”,流傳至今。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