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一個叫王德用的官員送入宮中一批絕艷女子,用來服侍天子。諫官王素知道了,上書諫止。仁宗問他是從哪里知道此事的?王素說:"臣是諫官,打聽消息是臣的職掌,如果確有此事,請陛下改正;如果傳聞不真,又何必詰問消息的來源呢?"仁宗笑著說:"朕是真宗之子,卿是真宗朝宰相王旦之子,與他人關系不同。王德用確實進了一批女子,留在朕身邊如何?"王素說:" 為臣進諫的原因,就是恐怕將來她們與陛下關系親近了會干政。"仁宗怦然心動,忙招呼親近內侍,每個女子支錢三百貫,馬上送出宮門。恰恰就在這時,開封府有一富民找知府范諷靠狀,他說為子娶妻才3天,宮禁中派人讓兒媳進宮,如今已有半月,還未見出宮,懇求查明。范諷馬上求見仁宗,把那位富民的情況敘述了一遍,然后進諫說:"陛下不好女色,朝野人所共知,怎會出現這種事情!"仁宗如實說:"只是聽皇后說宮中新近來一女子,姿色頗佳,朕還未見過。"范諷說:" 果真如此,請陛下把那女子交還富民,否則此事張揚出去,天下人都說陛下的壞話了。"仁宗略一沉思,便把女子交給了范諷。范諷并非特別出色的官員,只因政治清明,仁宗從諫如流,因此人人爭著做好事,范諷也跟著出名了。
還有一次,仁宗退朝后感覺頭癢,使喚梳頭者來。給仁宗梳頭的宮女見仁宗懷內有奏疏,便問:"官家(指天子)懷內是什么文字?"仁宗說:"是諫官的奏疏。"宮女問:"奏疏上說什么事?"仁宗說:"淫雨連綿,是因為陰氣太盛,上天給的懲罰。這是宮中嬪御太多的緣故,應該裁減。"梳頭的宮女說:"宰相、樞密使之家養有專門從事歌舞的女子,官家跟前只剩幾個人,還說應該裁減,難道只許他們這些人快活嗎?"仁宗低頭不語。宮女又問:"官家準備采納諫官的話嗎?"仁宗說:"只要說得對,就聽。"宮女賭氣說:"官家如果真要施行,就請先處理奴婢。"她自侍受天子寵愛,不會讓她出宮,誰知仁宗馬上呼喚老內侍和管理宮籍的女官,讓他們馬上為梳頭宮女辦理脫籍手續。這次一共放出宮女30人。曹皇后問仁宗,為什么把喜愛的宮女放出宮去?仁宗說:"此人勸我不要納諫,怎可放在身邊!"從此以后,再也沒人敢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