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宣畫像
董宣為陳留人,當年曾在京都任洛陽令。他上任那天,既不坐轎,也不騎馬,卻讓四個衙役抬著一口新漆的油光發亮的黑棺材。夾道歡迎的老百姓個個目瞪口呆,大惑不解。有一老翁斗膽上前叩問:“縣老爺,別的縣令上任鄱映吹打打,鳴鑼開道,威風凜狹,今朝上任為何抬一棺材?”
這時童宣讓衙役放下棺材說:“洛陽乃京都圣地,權臣云集,皇親圍戚多居于此,闥聽貪官污吏逍遙法外,皇上委任卑職,為洛陽縣令,既食圍家俸祿,就應為政清廉,欲依法治縣,必嚴懲貪官污吏,這樣難免得罪一些皇秦國戚、奸官權臣,因而卑職不怕殺頭,今日抬此棺材隨時為國殉職,以示清廉。”
百姓一昕此言,精神大振,議論紛紛,“此乃父母官也。”
他上任不久,有個名叫公孫丹的地方官,仗著手中的權力,大肆搜刮民財,新蓋一座宅院。風水先生對他說:“殺個人祭宅,免降災。于是他讓兒子當即殺了個過路人祭宅。此事董宣知道后,將公孫丹父子捕入縣衙殺掉,而公孫丹的家族三十余人仗皇親勢力涌向縣衙,圍攻班頭,董宣見狀,即令部下水丘岑將鬧事的三十余人捕入獄中殺盡。
又一次,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芳年二十一春,尚未匹配,終日心焦意亂。一日她率家奴乘車春游,公主的車輛將路旁的一老婦撞成重傷,老婦的兒子攔車喊冤,竟被家奴蒼頭舉刀殺死。董宣聞訊,即令快捕捉拿蒼頭,湖陽公圭卻將蒼頭窩藏宮中,快捕進不得宮,蒼頭逍遙法外。
孳宣親率快捕一連三天守候在宮門外,,三天頭上蒼頭果然出宮買萊,董宣下令將他斬首了。
湖陽公主向光武帝哭訴其事,要求嚴懲董宣,光武帝將董宣傳至殿上,當著公主的面讓御役用鞭抽打董宣。董宣義正嚴薩地說:“皇上莫打,待我把話說完自盡。”
光武帝令人停止鞭打,并說:“清講。”
董宣大義凜然地說:“皇上親定國法,委臣來洛陽依法治縣,臣嚴懲殺人兇手,何罪之有,有法不依,皇上何以治天下?”說罷用頭撞柱欲死,光武帝令人攔住,忙對董宣說:“你給湖陽公主磕個頭,認認錯算了。”
董宣脖子一仰說:“我無錯可認,寧可掉頭也不磕頭。衙役們見他不磕頭,就用手強捺他的頭,董宣脖子一硬,青筋直暴,捺下去又仰起來,反復幾次就不磕頭,衙役們滿頭大汗,湖陽公主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無奈之際,衙役只好說:“他的脖子太硬,捺不下來。”
光武帝也頗同情董宣的膽識,只好將他扶起來讓他回府去了。
此事傳開,京師震驚,那些仗勢橫行的權貴們聞之毛骨悚然,驕橫氣焰大大地收斂了。世人稱頌董宣為“臥虎令”,意思是董宣敢于吃硬。
董宣享年七十四歲,卒于洛陽,光武帝譴人吊哀,而其妻哭訴說:“我家僅有破被三條,大麥一斗,今后的日子更苦了。”使者進屋一看,果然如此,隨奏皇上。光武帝哀傷地說:“董宣清廉,朕之清官也。”并賜米千石,將其子封為齊相,董宣的事跡至今廣為流傳,在陳留大口鬧事區建董宣祠一座。成為鎮中八景之一,歷代名人來鎮后,都去董宣故里拜謁他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