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季長在宋神宗元豐年間是崇政殿說書,負責給皇上講經史,備皇帝顧問。
一次,沈季長被委派為主考官,在開封考試進士。考完之后,他就晉見了神宗皇帝稟告考試情況。神宗頭一句話就問:“寫那篇《論不以智治國》的文章是誰寫的?”沈季長回答說:“是李定寫的。”神宗聽后說:“聽說李定想用這篇文章來譏諷我,有此事嗎?”沈季長聽到這里才明白皇上問話的意思。于是從容地說: “李定侍從陛下已經好幾年了。不久前御史上書彈劾李定喪人倫道德,不為父母服喪,陛下力排眾議,李定才得以和以前一樣做人,不久之后又破格提拔了他,李定既使懷有爭利之心,也還應該知道陛下對他的大恩大德。《詩序》說:‘說話的人沒有罪,聽到的要以此為戒。’《尚書》中說:‘小人怨你罵你,而你要更加恭敬修德。’陛下您看一看自己豈能是任智治國的人?不知為什么要嫌疑此事,就相信這篇文章是含有譏諷的文章呢?”神宗聽后面露微笑,對沈季長說:“愛卿的話說得太好了,我已經明白了,愛卿真是個長者,喜歡為別人辨清誹謗。”沈季長機智地說:“臣并不是喜歡為別人辨清誹謗,而是為陛下辨清那些讒言啊!”
一天,宋神宗論到前代的帝王君臣,對沈季長說:“漢武帝學習那些神仙長生不死的方法,愛卿你能說明白嗎?這只不過是他貪生怕死,想永保皇位罷了。所以在他晚年干的一些事情就十分荒謬,以致禍及他的親骨肉,幾乎使國家宗族覆滅。人主想永保皇位,禍害倘且這樣的大。更何況人臣想要固位,那么他所遭受到的禍患是無所不至的。所以我常常以天下讀書人輕視爵位的人太少而擔憂啊!”沈季長聽后說道:“讀書人輕視官爵俸祿,對于讀書人本人而說,是可以的。然而對于國家來說,那可不是神氣啊!如果皇上有尊德樂教的意向,那么讀書人都以得不到爵祿為恥辱,哪能還輕視爵祿呢?至于上書違背了皇上的意旨,勸諫皇上不納,讀書人有了辭官歸隱的志向,這才輕視高官厚祿。”神宗聽后,連連點頭,稱贊道:“愛卿說的確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