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甕黃齏的故事
2013/8/30 16:47:0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據說北宋嘉祐年間,開封有一位王姓書生,上有老母,下有妻兒,家境十分貧寒。他志向高遠,刻苦讀書,望能光宗耀祖。但天不遂人愿,王書生數次應試,屢屢名落孫山。一次,同鄉好友邀他飲酒賦詩,悵然失意的他,幾杯燒酒落肚更添愁緒,后來竟喝得酩酊大醉。在回家的路上,他東倒西歪地走著,掉進了汴河里。水神將他扶出,說:“先生在陽間還有三千俸錢尚未使用,如死了到哪里花呢?”王書生聽后猛然酒醒,回家后振作精神,刻苦讀書。到了次年,他果然金榜題名,中了進士。
有個久不中舉的書生聽說此事后,喝了幾盅酒,便裝醉酒,也掉進汴河里,等待河神來救他,河神將他扶出,書生忙問:“請問河神,我在陽間有多少俸錢?”河神說:“我不知你有多少俸錢,只知道你有三百甕腌韭末(黃齏)還沒吃完呢。”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