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網友“東都劍蘭”發微博稱,“愛心助童營”又來了兩位小朋友。“愛心助童營”是做什么的?為什么社區的工作人員將留守兒童送到那里去?
10月23日上午,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與網友“東都劍蘭”取得聯系。在他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位于南太平街19號院的“愛心助童營”。“愛心助童營”在院內東邊房屋的二樓,沿著窄窄的樓梯,記者來到樓上,看到一間十幾平方米的房間內放著3個書架、兩張床、兩張桌子,書架上擺滿了書,床上整齊地擺放著舊衣物。此時,一個小女孩正在書架旁認真看書(如圖,王蘭蘭攝)。
據了解,這間“愛心助童營”是殘疾人申楠創辦的。“10月4日我才開始做這件事,‘愛心助童營’才開不久,還比較簡陋。”申楠告訴記者,創辦“愛心助童營”的初衷是為了幫助右眼失明的天祥圓他的讀書夢。“我是在一個愛心活動中見到李天祥的,今年26歲的他因為要照顧身患重病的媽媽,小學畢業便輟學了。他一直有一個讀書夢,當時我就有給他辦一個小書屋的想法,讓他可以在那里看書、學習。而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我又看到一些孩子放學后趴在馬路邊寫作業。我想,干脆辦一個‘愛心助童營’,讓這些留守兒童不上課的時候到這里學習、看書、玩耍,同時也能幫助天祥實現夢想。”申楠說。
說辦就辦,申楠在女朋友的幫助下,跑了好幾天,在天祥家附近租到一間房子,他跟女朋友又到舊書市場去淘書。“我們淘了一些中小學教輔書、課外讀物、漫畫等都是適合中小學生看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書籍是身邊的人捐贈的。”申楠說,孩子們可以在這里看,也可以將喜歡的書籍帶回家。
“現在‘愛心助童營’已經有七八名學生了,這些學生的爸媽平時都非常忙,根本沒有時間照顧他們。”申楠說,每天下午放學、周末他都把孩子帶到這里,讓他們在這里寫作業、看書。“接下來,我還打算有針對性地給學生做一些功課輔導,教他們操作電腦。”
得知申楠辦了“愛心助童營”,社區的工作人員和他的朋友不僅紛紛獻愛心捐衣服、捐書,還有人將社區的留守兒童帶到這里。
“我只是用自己的力量,為留守兒童找了一個去處。”申楠說,劉傳真老人的事跡深深感動著他,自己這樣做,也是幫助劉媽媽完成她的愿望。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關注和幫助留守兒童、殘障兒童。(本報記者 王蘭蘭 )【原標題:殘疾人申楠創建“愛心助童營” 讓留守兒童有個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