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名人名家 >> 身邊名人 >> 瀏覽開封

張銳:與菊花文化藝術的不解情緣(2)

2013/11/29 18:17:50 點擊數: 【字體:

    從1983年開始,我市開始舉辦菊花花會。近年來,開封菊會規模越辦越大,層次越辦越高,游人越來越多,成效越來越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這已經成為開封重要的知名品牌。

    2009年,開封菊會被中國節慶年會評為改革開放30年“影響中國節慶產業進程的30個節慶”之一;2011年,被評為“中國節慶產業金手指獎·十大品牌節慶”。圍繞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新要求,2012年我市確定把菊花花會更名為菊花文化節。這賦予其更多的文化內涵,使之成為推動文化、旅游、經貿深度融合的大型綜合性經濟文化節會。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每年的金秋時節,就是賞菊的好時候。菊花花會(菊花文化節)規模之大、品種之多、品位之高、數量之巨,堪稱國際一流。

    “現在的菊花文化節,真是越辦越好,規模也越來越大,和之前的菊花花會相比,有著質的飛越,菊花文化節的內涵越來越豐富。”11月5日,說起今年的菊花文化節,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開封音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張銳表示。

    “我本人也是很喜歡菊花的,喜歡它的高貴典雅,特別是凌霜怒放時,那種蘊含的美麗,更吸引人的眼球。”張銳表示。

    張銳的成長閱歷是伴隨著菊花花會發展的,多年來,他經常參加菊花花會開幕節目的編排,正是這些經歷,使得張銳的知名度和創作水平大幅提升。

    與很多人一樣,張銳對于菊會的印象,是年幼時,來自景區附近擺設的各種菊花。由于當時條件的限制,還有別的原因吧,當時擺設的菊花造型相對簡單,常常列放在景區的道路兩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現在的菊花,被園藝師擺設或者搭建成各種造型,呈現的是千姿百態。

    三國時期,司馬昭的重要謀士鐘會曾贊揚菊花有五種美德:“園花高懸,誰天極也。純黃不雜,后土色也。早植晚發,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貞質也。杯中體輕,神仙食也。”簡而言之,菊花具有高標、真純、普惠、堅貞與養生五德。菊花是堅貞之花,它開在深秋季節里,笑在風霜蕭殺中。當草木枯萎、百花凋零之時,只有它攜一身淡雅花香,悄然綻放;菊花是高潔之花,它不愿隨波逐流、與百花爭寵,保持著它的個性與本色,用色彩裝點大地、用芬芳奉獻人民。

    說起張銳和菊花文化節的緣分,要從1994年開始,也正是1994年,對他來說這是特殊的一年,在張銳的記憶中,印象很是深刻。剛參加工作沒有多久的張銳,有幸被推薦,參加1994年的菊花花會開幕式的舞蹈音樂節目編排當中。

    從作詞填曲到音樂創作,從音樂創作到舞蹈編排,舞蹈與音樂的交融給他帶來前所未有的美妙感覺。科班出身的他,將愛好變為了工作,他傾注了更多的熱情,尋找或創作合適的曲子,將之融入舞蹈編排當中,力求與舞蹈達到一個最美的融合,給觀眾帶來一場震撼、難以忘懷的視覺盛宴。當時還稱為中國開封菊花花會,開幕式以大型團體操表演和文藝表演為主。負責的部門有文化局等,全市各行各業都參與到當中,全民同歡樂。

    當時文化局有一位領導找到張銳,準備讓他參加菊花花會開幕式的音樂創作當中。隨后,張銳就做了幾種不同的音樂方案,讓編導試聽,其中的一種方案,得到編導一致肯定,讓他負責當年開幕式中第三場長達10分鐘的音樂創作。由于是第一次參加全市大型的表演活動當中,其壓力可想而知。

    其中的一個排練片段,讓張銳至今難以忘卻。在河南大學進行音樂制作的時候,做完音樂,編舞老師要根據音樂進行舞蹈編排,其中有一位編舞的老師,十分投入,音樂響起,就跟著音樂找感覺,試著跳舞。等快要結束的時候,這位老師忽然被同事發現腳上的兩只高跟鞋不一樣,在腳上穿了一天竟然沒有發覺。為菊花花會開幕式演出,忘我的工作,其精神讓張銳等人十分感動。至今提及,張銳還忍不住贊嘆。

    開幕式的部分演出中,有合唱的表演,有很多人排練合唱節目。由于是夏季,天氣炎熱,很多演員長時間穿著演出服,身上都起了痱子。演員們不喊苦、不叫累,擦了酒精繼續排練,直至滿意為止。開幕式那天,張銳數月辛苦的創作,得到了肯定,得到了觀眾的贊揚和欣賞,從此與菊花花會(文化節)結下不解之緣。

    2000年,菊花花會開幕式上4場演出,有3場的音樂創作是張銳完成的。“導演信任咱,也信任咱的能力,不能讓導演團隊失望。”張銳告訴記者。這么大型的演出,其中大部分的音樂創作交給一個人做,其壓力不言而喻。

    張銳說:“晚上睡不著,休息不好。這是最為具體的表現。有時候,夜里剛躺下,有一些睡意,忽然腦海中閃現出一些想法,我就立馬起身記下,覺得還沒有記下多少,就聽到公雞打鳴,天已經蒙蒙亮了。”

    就這樣周而復始、克服種種困難地工作,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讓張銳崩潰的是,有一次寫的曲子,在電腦上被同事不小心誤刪了;同時,他還遭遇過沒有來得及保存,忽然停電的現象。就這樣一上午,或是一天的心血就白費了。

    張銳的愛人,也是科班出身,系統地學習了聲樂。2000年的開幕式,張銳的愛人也加入了,并擔任其中部分演出片段的獨唱。在幕后,兩個人互相幫助,經常在一起排練,互相指點,力求將最為完美的演出呈現給觀眾。

    全身心的投入,不知疲倦。張銳表示,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有時早上剛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一首曲子沒寫完,就又到了接孩子的時間。功夫不負有心人,多日來費盡心血創作的曲子,在開幕式上得到觀眾的認可。當年的評獎活動中,張銳獲得了“最佳音樂創作獎”等多項榮譽。

    每年的開幕式和大型文藝演出,張銳都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沒事的時候,我就翻出來看看,看著畫面,仔細回味當時的工作情景,腦海中會清晰地再現當時的盛況。”張銳告訴記者。

    打開其中的一盤影像資料,記者看到了當時的演出盛況,音樂有熱情奔放的,也有婉轉悠揚的,再配上優美的舞蹈,真是美不勝收。

    一張張光盤資料,是張銳辛勤的汗水體現;一張張獲獎證書,是張銳艱苦創作歷程的彰顯。

    話鋒一轉,回到了現在的開幕式上。現在的開幕式,也逐漸在內容上回歸于本土,聲光電等高科技、演員水平以及硬件設施上,都有著很大的提高。將千年前的藝術,搬到現代人的舞臺之上,現代人用現代人的目光,去審視千年前宋朝的美。古典與時尚,兩者兼具的宋風表現,形成了現在的宋風古典美。這就是和諧社會,文化隨時代發展的具體表現。

    從剛入社會的小伙子,到現在年近50歲的中年人。菊會(菊花藝術節)一直伴隨著張銳成長,成長的不止是年齡,還增加了人生豐富的閱歷。他說:“我的音樂創作從稚嫩到成熟,離不開菊花花會對我的歷練,真心感謝當年有機會參加菊花花會的開幕式表演當中。”

    作為我市校外活動中心主任,張銳開展了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為廣大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并在短時間內取得良好效果,他曾被評為市勞動模范,獲得河南省校外教育“銀杏獎”終身成就獎。本報見習記者 李水龍本文配圖均由張銳提供。制圖:李雯【原標題:張銳:與菊花文化藝術的不解情緣】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開封日報 2013年11月26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口筆藝人”李全明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