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都御街南端,東角樓西側有一方“午門遺址”石碑標志,說明這個地方是過去午門所在地。這是經文物部門勘探得出的結論,當然不容置疑。但并不完全確切,前市文物管理處處長丘剛曾著文說過:這個門址在宋都御街以南的新街口道口地表以下4.2米至5米深處,并因此把宋都御街東、西角樓的原定位置向北作了移動。
探明的這座午門遺址,實際是明代周王府蕭墻的正南門。為了說明這個問題,首先應該弄清楚“午門”這個名詞始自朱元璋,他在南京即位后把皇宮的正南門定名為午門。所以說午門與宋代無關,宋代根本無午門之說,更與大家所熟知的午朝門無關。開封的午朝門是清代所建,由午朝門而至午朝門是開封人的創造。中國八大古都,只開封有午朝門。
明代建都南京,開封是陪都。朱元璋第五子朱橚被封為周王,定藩開封。明洪武十一年(1378)朱橚在開封宋、金故宮的基礎上營建周王府,其規模之龐大、建筑之宏麗,遠在其兄、弟諸藩之上。王府外圍有兩重城墻,內墻叫紫禁城,外圍叫蕭墻,系利用金海陵王營建的金故宮基址建造起來的,前面所說的這座午門遺址就是這座蕭墻的正南門!度鐗翡洝穼@座午門的描繪是“極大宏敞,碧瓦朱門、九釘九帶”。勘測這座午門遺址的結果也是東西長近70米,南北寬約50米,占地面積達3500平方米,可以想見當年午門的規模是非常巨大和十分雄偉的。它與周王府內城墻、紫禁城的正南門——端禮門(位于今午朝門石獅處,亦稱端履門)和新街口以南、大南門里、今朱雀苑的朱雀門(宋代時的開封南門)處在一條中軸線上。
開封不僅是個城摞城的城市,也是個門摞門的城市。就從這座午門遺址再向下探測至6.3米深處乃是金皇宮的正南門——承天門;承天門的下面和午朝門石獅子處端禮門之下,也都埋藏著一座北宋皇宮的門,并且其中必須有一處是舉世聞名、宋徽宗趙佶《瑞鶴圖》中所繪的宣德門遺址。(七十八)作者: 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