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新聞資訊 >> 瀏覽開封

“八朝古都”譜寫開封古都文化新篇章

2013/11/12 9:51:18 點擊數: 【字體:

    2013年10月19日,《中國古都學會2013年(開封)年會宣言》宣布確認開封為“八朝古都”。這一重大消息傳出,全國媒體紛紛轉載關注,祝福開封。這個消息更讓開封古都研究學者、專家們激動不已。大家紛紛發表心中的想法,“八朝古都”讓開封收獲了崛起的希望,種植了騰飛的夢想。

    地位確立 意義重大

    “開封‘八朝古都’地位確立意義重大,改寫了開封的建都史和建城史,將開封的建都史和建城史向前推1000多年。”10月20日上午,中國古都學會顧問、開封古都學會會長、市博物館原館長徐伯勇接受記者采訪時激動地說。

    “中華文明具有5000年的歷史,然而真正有傳世文獻支持的迄于西周共和元年,而從此上溯的歷史因無據可查模糊不清,不少人甚至懷疑究竟存不存在夏、商朝。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是僅記錄了夏商周各王的名字,而沒有具體在位的年代,這種狀況被稱為‘有世無年’,成為中華文明史的一大缺陷。”徐伯勇說,上世紀90年代,為了研究和排定中國夏商周時期的確切年代,國家啟動了“夏商周斷代工程”,組織來自歷史學、考古學、文獻學、古文字學、歷史地理學、天文學和測年技術學等領域的專家進行聯合攻關。通過對歷史文獻的研究、對歷史文化遺址的發掘、對甲骨文等古文字的鑒定以及對古天文學記錄的整理,于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該年表把中國的歷史紀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推定以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為標志的商周分界,為公元前1046年,并明確了公元前841年以前西周十王的具體在位年代;推定夏商分界年代為公元前1600年,并明確了商武王以下十二王的在位年代,對于商代前期的歷史給出基本的年代框架;推定夏代始年為公元前2070年,也相應提出了夏代基本的年代框架。

    徐伯勇說,傳統史學將西安、洛陽、南京、北京合稱為“四大古都”。上個世紀20年代,學術界也把開封列為古都之一,形成了“五大古都”的說法: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加入后,列為“六大古都”。安陽被認定為第七大古都后,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說。2004年11月,中國古都學會認定鄭州為第八大古都,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說。

    “安陽、鄭州在商代作為都城的史實早已得到確認,而‘夏商周斷代工程’完成后,夏代已被列入正史,還不承認夏都老丘是開封第一代古都的話,就說不過去了。”徐伯勇說,“這次開封‘八朝古都’地位得到正式確認,對開封來說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不僅改寫了開封的建都史和建城史,而且對提升開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都有重要作用。”

    實至名歸 彰顯特色

    “開封被確認為‘八朝古都’,這一消息讓久居這座城市的人們驚喜的同時,也振奮了人們的精神 :夏都老丘得以確認,預示著老丘將排在安陽殷墟之前,成為中華古都之首。這種榮譽,開封實至名歸。”10月20日,市文物公園局黨委書記、局長劉順安說。

    開封由于老丘、大梁、東京等都城的發展,留下了大量寶貴的文化遺產。將文化遺產認真加以保護并發揚光大,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也是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需要。開封歷史文化遺存豐富,這反映了我市在文物保護和展示利用方面所取得的非凡成就。2011年,國家對“宋都古城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的命名和開封市黨代會提出“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標,既是對我市在歷史文物的保護、展示、利用方面的充分肯定,更是以此對我市為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起到示范帶頭作用的期望。為此,在今后較長時間里,我們要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更進一步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提升城市品位;保護好文物古跡和古城風貌,彰顯開封的古都特色,為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歷史借鑒作用。

    開封“八朝古都”的確認,是我市強力深挖古都文化資源、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必然產物。當前,中原經濟區規劃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開始實施,鄭汴一體化戰略正在加速進行,開封正迎來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期。隨著我市經濟建設持續快速發展在全省經濟指標位次的前移,文化建設也在積極跟進:城墻的維修、新鄭門遺址的發掘、《千回大宋》的演出、鼓樓的復建、御河的開通……這對于彰顯自身古都特色、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開封來講,對自身古都的研究也寄予殷切希望,借以探索文化傳承與古都城市發展之間的因果關系和古都變遷發展的歷程軌跡,希冀借鑒、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增添動力 影響深遠

    “《中國古都學會2013(開封)年會宣言》鄭重認定了開封是‘八朝古都’之實。這不僅僅是中國古都學會成立30年來一個嚴肅而審慎的學術成果,也是對開封古都價值實至名歸的真切評價。”10月20日,原開封市建委副主任、國家注冊城市規劃師宋喜信說。

    宋喜信說,也許有人不以為然地認為,反正開封已是響當當的中國大古都之一、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不管“七朝”抑或“八朝”無關緊要。殊不知,古代都城都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具有傳承中華歷史文化引領者的作用。現在,我們理清了夏王朝先民曾以開封為中心興盛繁衍、統領四方200多年的歷史,也就理解了夏代以后2000多年中魏都大梁和北宋東京,為什么會在古代的開封地區重生甚至屢毀屢建、頑強傳承。應當說,那些歷史時期的開封一定是沃土廣闊、氣候溫潤、水系發達、人杰地靈。所以,一代代恢宏帝業,一幕幕復興之夢,不管跨越多少年代,仍然周而復始地一再上演。

    古人說,“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八朝古都”的認定,對激勵我們振興開封、再鑄輝煌具有啟迪和鞭策作用。與此同時,讓我們更加熱愛這片土地,增添自豪感、自信心、自覺性。

    然而,通過中國古都學會這次在開封的年會活動,我們也深刻地發覺和感悟到,我們對北宋東京城這么一個重要的大古都研究不夠、討論不深。相較其他大古都城市不僅組織編寫一般性志書,而且編有古都城市史、城市斷代史等專著,把自己的文化底蘊、歷史資料搞得一清二楚,而我們對開封另一個輝煌時期——明代周藩開封城又搞清多少?盡管《如夢錄》記載詳盡,實際上,至今我們連一張明代開封城的想象圖都沒有,反倒是北宋的東京城想象圖接二連三地出現。實際上,以清代開封城推斷明代開封城格局相對靠譜,以《東京夢華錄》推斷宋代東京城格局則是相當含糊。再比如,所謂河南四大古都,雖對其中兩大古都學界時有臧否之爭,但三大古都皆有“世界文化遺產”入賬,唯有開封自甘守拙。

   借中國古都學會本次年會之機,我們也看到開封的古都研究工作者多年的辛苦工作。我市學者王宴春年逾八旬,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汲汲于“國都里”與夏“老丘”歷史淵源的調查研究。直至今日,仍需要由政府推動,假他山之石方成正果。

    宋喜信說,“八朝古都”的認定將會對我們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歷史文化寶藏帶來更大動力,為打造好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產生現實的積極影響。

    地位重要 載入史冊

    “《中國古都學會2013年(開封)年會宣言》中把開封定位為夏杼王都,這是開封文化界同仁多年來共同探索和努力的結果,是對開封華夏歷史文明的科學認定和客觀評價,也是開封文化界同仁期盼已久的一件喜事。 這一變化,對開封歷史文化傳承和創新的意義重大而深遠。”10月20日,市文廣新局調研員、我市社科專家韓鵬說。

    韓鵬說,夏朝是中國進入奴隸社會之后的第一個王朝,夏都被史學界認定為中國開始建立王都的第一個朝代。就目前來講,中國古都城市建都朝代時間的早晚,是評價各大古都歷史文化深厚悠久以及排位名次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世人判斷其在傳承華夏歷史文明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一個參考標志。“正因為如此,夏杼王都老丘在夏代王朝中的歷史地位才尤為引人注目。”韓鵬說,夏杼建都老丘重新把夏朝帶入了一個和平安定、快速發展的鼎盛時期。老丘是夏朝建都時間最久的王都,無論大禹陽城、夏啟之居、太康斟灌,還是夏杼王都之后的西河、瑤臺,都無法與此老丘王都比擬,堪稱夏朝建都時間之最,是夏朝其他都城望塵莫及的。

    現在,河南正在打造中原華夏歷史文明傳承的新區,而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創新尤其需要華夏歷史文明資源的支撐,不然傳承和創新華夏歷史文明就失去了歷史依托和基本前提。這次開封老丘被認定為夏杼王都,從一個側面證明,夏朝夏杼六后建王都200多年的開封老丘,無論是從夏朝建都的時間來講,還是從夏朝發展鼎盛的歷史來看,都已經擔當起了夏朝核心地區使命和處于夏文化核心地位的盛名。韓鵬認為,在目前中國“八大古都”中,開封夏朝王都老丘建都時間之早、歷時之久、地位之重要以及對今后中國華夏人文歷史發展的影響和研究的意義,都具有其他古都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由此,理所當然地在中國“八大古都”建都時序排列和中國華夏文化的歷史作用方面處于前列位置。

    韓鵬說,顯而易見,夏朝王都在開封老丘的歷史定位,對于提升開封在國內外以及在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中的影響,確立開封在河南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中的核心區域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也為開封建設文化旅游名城提供了新的、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資源。開封夏杼王都老丘的認定,不僅使開封由“七朝古都”改為“八朝古都”,而且必將作為一個重要歷史事件而載入開封史冊。

    夢想成真 開拓進取

    “當我第一時間聽到《中國古都學會2013年(開封)年會宣言》宣告‘歷史上的開封,先后做過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夏,戰國時的魏,五代時期的梁、晉、漢、周,以及北宋和金國的國都,是名副其實的八朝古都和華夏名城’時,我的心情激動得難以言表。”10月20日,我市著名學者李樹友說。

    李樹友說,“八朝古都”一直是開封人的“開封夢”,多少熱愛開封的文史工作者多年來一直為之奮斗。青燈黃卷,鉤沉歷史,實地考察,大膽求證,嘔心瀝血、孜孜不倦地進行研究、論證與探討,多年努力,終成正果。今天終于得到權威部門專家學者的認可,得到社會的公認,我們怎能不為之歡欣鼓舞?

    “八朝古都”的認定再一次證明,開封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文化遺存豐富、城市歷史悠久,開封在全國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是名副其實的大古都。同時,這也是開封文化實力和文化自信的又一次集中體現,是“文化開封”結出的又一枚沉甸甸的碩果,它必將為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增加實質性的內容,必將成為研究開封歷史的新課題。作為開封的一張文化名片,“八朝古都”必將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然而,我們則不能簡單理解為開封由“七朝古都”變為“八朝古都”,僅僅增加了一個朝代,這意味著開封的歷史更加久遠,我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標更加緊迫了。

    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開封雖然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但文化味道還不夠足、文化的氣氛還不夠濃,發展開封文化的任務任重而道遠。當前,我們對開封歷史文化研究還不成規模,基本上屬于“單兵作戰”的狀態,發表的方方面面研究開封的論文雖不少,但系統性較差,學術含量還不夠足。開封至今沒有出現一部厚重的《開封簡史》或《開封通史》,與開封歷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和影響極不相稱,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因此,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人人做起,政府牽頭,有關部門組織,乘開封確立為“八朝古都”之東風,掀起一股研究開封歷史文化的熱潮, 經過河南大學的專家和社會各界的努力,盡快拿出研究成果來,使“八朝古都”的名號叫得更響、影響更大。

    李樹友說,開封“八朝古都”地位的確立是光榮,也是壓力,更是動力。我們千萬不能以“八朝古都”而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而是要加倍努力、開拓進取,在建設文化、實力開封、魅力開封、幸福開封等方面作出新的貢獻。

    抓住機遇振興古都

    “從今天開始,我們開封從‘七朝古都’晉升為‘八朝古都’了,這太值得慶賀了。中國古都學會的各位專家學者經過認真研究之后,認可開封的老丘作為夏朝都城的史實,宣布了開封‘八朝古都’的歷史地位。”10月19日,我市民間歷史文化研究者、專欄作家劉海永激動地說。

    劉海永說,“八朝古都”一下子將開封的歷史脈絡延伸至中國歷史第一個朝代,這是帝都文化的又一次重大振興。對于今日的開封來說,我們要抓住機遇,以此為契機振興開封作為古都的歷史地位。

    而作為“八朝古都”,開封擁有眾多的文物和名勝古跡以及文化遺址,但是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和變化,開封現存的建筑保護問題更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城市化的進程會摧毀一些老街巷,但是一定要保護好現存的歷史街區和近代建筑。開封之所以為“開封”,正是有了這些老建筑,有了這些與建筑有關的名人、故事以及傳說。這些老建筑承載了開封的人文歷史,記錄了開封的百年滄桑和歷史煙云,更是我們對于這座城市的重要記憶載體。可以說,開封真正的文化在市井之中,在縱橫交錯、棋盤般的老街巷之中。

    “八朝古都”地位的認定,激勵開封人打造獨特的古都文化,既有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古老滄桑風韻,又有大宋繁盛的東京夢華;既有歷史的古典厚重,又有現代化的時尚活力。“八朝古都”將助推開封快速發展,促進開封的文化建設,“八朝古都”的輝煌回到現場就是現在的市井繁華,就是延續的“東京夢華”。我們要積極挖掘帝都的歷史文化,保護古城的歷史風貌,一步一景,處處風情,描繪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把開封建設成“古韻與時尚之都、文化與實力之城”,讓歷史文化名城開封在現代社會重新煥發出誘人的青春活力。

    提升地位增添分量

    “開封稱‘七朝古都’700多年,但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稱‘八朝古都’了,這是一件意義深遠的大事。”10月19日晚,中國古都學會會員、開封古都學會常務理事楊慶化說。

    楊慶化說,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市地方史志專家王宴春就多次到夏都老丘遺址——今開封城東國都里村實地考察并著文,開封考古工作者也在此進行了初步勘探。從那時至今,以開封專家學者為主(包括外地學者),依據歷史文獻記載和已有的考古成果撰寫并發表論述夏都老丘的論文就有20余篇。隨著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完成,這些研究成果所得出的結論——夏都老丘是開封的第一代都城,終于被全國學術界認可。

    “我們增加一朝是實至名歸:有遺址(國都里村),有城名(老丘),有為都時間(200余年),有6世國王及名字(杼、槐、芒、泄、不降、扃)。夏朝471年的歷史,以老丘為都將近一半時間,是為都時間最長、國家發展最興盛的時期。”談到此事的重大意義,楊慶化說,“此事不但改寫了開封的建都史,也改寫了開封的建城史,開封不再是始建于27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而是始建于4000多年前的夏朝。開封定為‘八朝古都’,極大地提升了開封的歷史地位,為開封創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增加了一個重磅砝碼。”本報記者 閆漫 劉洋(原標題:“八朝古都”譜寫開封古都文化新篇章)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開封日報(2013-11-1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