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封是科舉考試勃興之地:作為北宋都城,全國會試在這里舉行。開封也是科舉制度終結之地:1904年在此舉行的甲辰會試,是中國科舉史上最后一次會試。作為中國科舉制度的終結地,開封因在科舉時代處于特殊的歷史地位而留下了大量的科舉文化遺存。
在河南大學明倫校區6號樓博文樓內,有一座聚協昌科舉書院文化博物館,館內陳列著明清學子課業、國朝掌故講義、考試章程、殿試考卷等,再現了古代科舉考試和學院文化。聚協昌科舉書院文化博物館創辦于2012年9月,展品3000余件。走進博物館,展廳里掛滿了清代學子課業原件,學子書寫的蠅頭小楷課業只有火柴盒大小,放大后清晰可見。科舉制度結束時,新式學堂已經盛行。博物館里,還珍藏著新式學堂的辦學執照、新型教材等。該館分為古代科舉考試文化、書院文化兩大展覽主題,博物館藏品和展品以紙質資料為主,目前存有各種紙質古代科舉考試的文物資料數萬件、革命戰爭年代的紙質文物資料上萬張,先后舉辦了“紅燭業——明清師德師風筆墨珍藏展”等展覽,開展了聚協昌“譽久杯”國學之門經典背誦活動等,推動了傳統文化的發展。
據了解,聚協昌科舉書院文化博物館建立了管理隊伍,與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合作建立了學生義務解說團,為參觀者提供免費解說服務,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