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受周恭帝之命帶兵抵御契丹入侵。大部隊來到陳橋驛駐扎下來,發生了著名的“黃袍加身”事件。趙匡胤“接受”了稱帝的事實,下了第一道命令:幼主和太后,都是我上司;公卿大臣,平時皆是跟我平起平坐的人。你們進城之后要尊重他們,不能欺壓甚至侮辱。近世帝王初舉兵入京城,常常縱兵搶掠,稱之“夯市”。但你們不能這么干。如果違反,就是死刑。眾軍皆曰:“諾。”于是整飭隊伍,按部就班地回到開封。
這次改朝換代,局面基本是平和的。趙匡胤帶著部下進入朝堂后,后周丞相范質非但不肯下拜,居然還諷刺挖苦了趙匡胤幾句,擺出一副要死要活隨你便的樣子。直至大臣們都俯首稱臣,范質才不得不承認了這個事實。而趙匡胤由此敬重范質為人,繼續留任他為宰相。
盡管趙匡胤有言在先,但意外還是發生了。有一家人不幸遇難。這次意外的受害者叫韓通,當時擔任天平軍節度使、同平章事、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兼任京城巡檢。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說他“剛愎無謀”,但按《宋史》記載,他曾跟隨后周太祖郭威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韓通有個兒子,自幼因病駝背,人稱“韓橐駝”,頗有智略。這個羅鍋兒子早就感覺到趙匡胤人脈太強,功高震主,多次勸父親對趙匡胤下手,但韓通不為所動。此時,韓通正在皇宮里辦事,聽說趙匡胤進城,立即縱馬出宮。按常理推斷,他極有可能回去召集部隊準備抵抗。但也有一種可能是一時驚慌失措,不知所以,先回家躲一躲再說。總之,慌里慌張的韓通在大街上被一名叫王彥升的軍士發現了,將韓通一刀斬于馬下,順勢把韓通的老婆孩子也殺掉了。
趙匡胤聞之大怒,要斬掉王彥升給韓通報仇。由于剛剛立國,不易動刀,最后只能斥罷王彥升,永不錄用。趙匡胤專門下了一道詔書嘉獎韓通,大意是:我沒什么錯,韓通也沒錯。我是受命于天,韓通是以身殉節。
管中窺豹,可見趙匡胤之宅心仁厚,不同于歷史上諸多開國皇帝的心狠手辣。王國華【原標題:趙匡胤悼韓通:你我都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