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
蔡邕,字伯喈,是我國東漢文學家、書法家,陳留郡(今河南杞縣南)人。漢靈帝時為議郎,因上書論朝政闕失獲罪,流放朔方。遇赦后,畏宦官陷害,亡命江湖十余年。
有一年夏天,蔡伯喈在動蕩流亡后回到了家鄉陳留。一位鄉親備了豐盛的酒飯為他洗塵,他感激老友的盛情,高高興興地去赴宴。
他剛進那位鄉親的大門,就聽到屋里有琴聲。蔡伯喈是音樂家,他立即停止住了腳步,聽那悠揚悅耳的琴聲,正要贊嘆,忽然琴聲沉悶而緊迫起來。他從琴聲中聽出殺機,覺得情況不妙。他想:我流浪江湖是避難,回到家鄉,此人設宴請我,說不定是不懷好意吧?他想到這里,轉身就往回走。守門人的見客人走了,便上堂告主人:“蔡君方才剛剛進院,聽見琴聲便停住聽琴,聽著聽著,轉身就回去了。”主人立即出門追了上去。蔡伯喈一聽后面有腳步聲,意識到主人是追來了,撒腿就跑。主人比他跑的快,把他追著了,生拉硬扯地又把他請了回來。這時其它客人也都到齊了,蔡伯喈心想,這么多客人,不至于把我怎么樣,警惕一些就是了。其他客人見蔡伯喈的臉色不對,坐立不安,大家都疑惑不解,滿座為之不快。
主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了打開僵局,便問:“蔡兄為什么來了又回去了呢?難道說我家里人有什么失禮之處嗎?萬望指教。”
蔡伯喈回答說:“不是,是我剛才聽到你家琴聲里有殺氣,產生了驚怕的感覺,所以我回去了。”
大家聽了,哈哈大笑起來。那些不懂音樂的人更是莫名其妙:怎么一曲琴聲就能把人嚇跑!
一位客人站起來說:“這就是誤會了,蔡兄真是多疑呀!方才小弟彈琴的時候,看見窗外的樹上有一只螳螂走向一只鳴蟬,那鳴蟬要飛而飛不脫,那螳螂欲撲又未撲上去,我心里恐怕螳螂失去機會,便暗自替它使勁,沒想到在琴聲中表現出來了。這大概就是你聽到的殺機吧?”
蔡邕聽了這番話之后恍然大悟,不禁大笑起來,忙說:“是我失禮了。”他向大家道歉。誤會消除,宴會開始了。大家一邊飲酒一邊談論著方才的事情,對蔡邕辨琴聲的本領無不佩服。【原標題:蔡邕聽琴辨“殺機”】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