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當代開封 >> 真中河南人 >> 瀏覽開封

《河南人在北京》孫恒:為打工者輸送快樂的帶頭大哥

2012/7/4 15:29:43 點擊數: 【字體:

    □東方今報特派北京記者奚春山 通訊員 于宙 楊永/文圖片由受訪者本人提供


  以世俗的標準來看, 2005年就成名的搖滾歌手、豫籍在京人士孫恒至今也未跨入高、富、帥的行列。他在首都打工14年,仍然無房、無車。

  但在普通打工者眼里,他是送歡樂和音樂的“帶頭大哥”。他創辦打工者藝術團、打工文化博物館、打工子弟學校。以“關鍵在做”的勇氣和魄力,踐行“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宏大目標。

  ●老歌手的“新旅程”

  6月28日,帶著惴惴不安的心情。意外丟掉“校長” 頭銜的孫恒,從北京踏上了南下的列車。

  孫恒這個校長當了近7年,2005年7月,在北京當搖滾歌手的孫恒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和幾個伙伴發行的唱片《天下打工是一家》,獲取了7.5萬元版稅。在北京朝陽區金盞鄉皮村辦起了同心實驗學校,招收的全部是打工者的子女。孫恒被選為校長。

  今年的6月19日,同心實驗學校接到了金盞鄉鄉政府的停辦告知書,原因是:學校在房屋安全、消防安全、用電安全和衛生保健等方面存在嚴重隱患,未按相關規定程序取得辦學資質等。

  校長當不成了,但孫恒并沒有失業。歌手出身的他,前往廣東等地,開始了為打工者而歌的巡回公益演出之旅。

  ●為勞動者而歌

  唱歌,是孫恒從小就有的夢想,老家在開封的他,初中的時候就喜歡上了唱歌,高二時開始自己寫歌,他夢想當歌手,可以自由自在地唱自己的歌。

  1998年,孫恒從河南安陽師范學院藝術系音樂教育專業畢業,回到老家開封四中擔任音樂教師,為了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不到一年,他便辭職北上來到了北京。而初到首都,無錢無人脈的孫恒,只能過著街頭賣唱的流浪生活。

  為了生活,孫恒每晚都會去建筑工地賣唱,賺一點生活費。在一個工地,他認識了安徽籍建筑工人彪哥。與彪哥的相識,讓他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開始了由為人民幣服務向為人民服務的重大轉變。

  彪哥黑黑瘦瘦,很沉默,有一雙粗糙布滿老繭的雙手。彪哥說:“我什么都沒有,就有這樣一雙空空的手,用這雙手我要養活老婆、孩子、父母。我們用雙手、血汗蓋起了一座座高樓,我想拼命干活讓生活更好,可是,這么多年,我還是只有這一雙空空的手。”

  看著眼前的彪哥,孫恒想起了自己在地下道賣唱的時光,還有那些在自己身邊拼命干活拿著微薄工資的兄弟。

  孫恒創作了一首歌曲《彪哥》:“你說你很想家,可是只能拼命地干,才能維持老少一家安穩的生活……一天天一年年,你擁有的只是一雙空空的手……”他來到工地唱給彪哥聽,彪哥邊聽歌邊用粗糙的大手抹去滾落的眼淚。

  ●他們需要歌聲 我需要舞臺

  2001年冬天,天津科技大學的學生社團去工地慰問工友,孫恒也跟著去了。

  50多個人擠在一個簡陋的工棚里,窗戶颼颼地灌著冷風,有的工友連被褥都沒有,還睡光板床。站在這樣的工棚里,孫恒彈起吉他,大聲唱了起來,工友們由鴉雀無聲到掌聲如潮,最后干脆一起合唱起來。“看到他們那么開心,我突然意識到,他們需要歌聲,我也需要那個舞臺。”

  2002年“五一”,孫恒和三四個志趣相投的朋友,創辦了“打工青年藝術團”, 孫恒擔任團長,開始了工地義務演出生涯。其間,他們也吸引了不少“演員”加入,其中有修理工、保安、保姆、廚師……

  年底,有人建議他們成立NGO組織,提議的人里有三農問題專家李昌平這樣的顧問。于是,他們注冊了“農友之家”,不久后改名為“工友之家”。2003年,香港樂施會開始資助他們。他們在北京五環外的社區、工地等項目點巡演;周末還給打工者進行電腦培訓等。

  2005年,他們在皮村開辦了同心實驗學校,他們自己做老師,同時,來自北京幾所高校的社團組織志愿者,也常來校做老師、幫忙。

  2008年5月,已是校長和團長的孫恒又多了一個“頭銜”,博物館館長。孫恒說,2006年在參觀一家博物館時,萌生了為中國的打工者辦個博物館的想法。2007年8月份開始實際運作,租了一個廢舊廠房,開始搜集展品。展品的類型會觸動打工者的心靈,暫住證、就業證、工資單、欠條、勞動合同、工傷證明等。

  ■ 對話

  搖滾精神是建設不是破壞

  東方今報:您從小的夢想是什么?做音樂還是當老師或其他?校長當不成了,有遺憾嗎?

  孫恒:我從小的夢想,是到外面的世界去四處流浪尋找更多的朋友。

  偶像唱歌需要歌迷,我不需要歌迷,我唱歌的目的,是希望有一天人人都可以開口歌唱。人人都不需要崇拜偶像,人人都可以唱出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心聲。

  河南是我的老家,河南人的淳樸、厚道、勤勞、善良這些優秀品質都深深地影響著我。雖然離開河南在北京打拼十幾年了,但是我依然為自己身為河南人而自豪。

  我當校長,是因為相關部門沒有承擔起義務教育的基本職責和義務,很多外地打工子女上學難,所以才創辦同心學校,如果有一天,有關部門承擔起了這個責任和義務,那么同心學校的歷史使命也就完成了,期待著那一天盡快到來。

  東方今報:在北京的十幾年時間,有沒有買房子、車子,在為他人帶去音樂和歡樂時,不想讓家人和自己生活得更好一些嗎?

  孫恒:2002年我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發起創辦了一家服務工人的公益組織“北京工友之家”,現在我是工友之家的工作人員。我們的同心互惠商店有一些利潤,給“北京工友之家”的工作人員開一些工資,我每月有2000多元工資,這個工資可能還不如我在老家當音樂教師多。

  離開家鄉時,家人不理解,但現在得到了家里親人們的理解和支持,母親還到我們的打工博物館義務幫忙,這是我最開心的事!

  東方今報:從藝術團到博物館,關注打工者的文化產業鏈在逐步形成,為什么要關注打工者的文化生活,僅僅是因為你也是打工者嗎?

  孫恒:崔永元曾經給打工博物館留言,“每一個現代化城市,都是一座打工博物館。”你稍微睜開眼睛看一看這個世界,這些高樓大廈、大街橋梁,全世界用的無數廉價產品都是中國工人制造的。

  這些打工朋友用自己的雙手、汗水建起了一個美麗的大都市,但是在這個社會的主流聲音中,他們卻是沉默的。這是社會的悲哀!

  搖滾的精神是建設不是破壞。由于打工者沒有自己的文化,也就很難有自己的歷史,而沒有歷史就沒有將來。毛主席說過,文藝要為工農兵服務,我愿意實踐這個教導,這就是我的出發點。

  【人物檔案】

  孫恒:京華時報2011年度優秀志愿者。知名公益組織“工友之家”總干事。河南開封人,畢業于河南安陽師范學院,1998年秋天來到北京,起初在歌廳、酒吧唱歌,后來在地鐵里或街道邊賣唱。

  ■ 點評

  文藝為普通大眾服務,這個宏大的目標,在“帶頭大哥”孫恒的努力下,正一點點變成伸手可及的現實。做出河南人的精、氣、神!孫恒是榜樣!

  點評人:河南省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主任劉金山(原標題:《河南人在北京》孫恒:為打工者輸送快樂的帶頭大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東方今報(2012-05-1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