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漯河 >> 漯河工藝 >> 工藝賞析 >> 瀏覽漯河

天賜十年一木流傳

2015/10/10 10:59:54 點擊數: 【字體:

天賜十年一木流傳
 
梁俊鋒在精心雕琢新作

天賜十年一木流傳

梁俊鋒百花獎獲獎作品《如意》

天賜十年一木流傳

百子富貴架子床

    潁河流域數百年木雕工藝唯一的傳承人,梁俊鋒,他的執著,他的堅守,他對中國文化傳承的堅韌和使命感,他帶領鄉鄰手工琢磨的一把把梳子,是潁河文化符號,是河南手工藝的一個象征。

    2004年,梁俊鋒把木梳廠從潁河邊的小村落,遷到了紅色文化浸潤的南街村,成立了漯河市南街村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潁作”傳奇就此展開。

    天賜一木文化的傳承

    “天賜”是一種感恩、一種尊重、一種信仰。

    “好木不忍雕”,每一件木料都是獨一無二的恩賜,雕刻時必須根據其形狀、紋理、色澤,因材施技,精心設計和雕琢,用情懷賦予作品生命和靈魂,使之成為值得傳承的藝術品,使每一件作品都展現潁作之美,作為中國木雕的文化符號,傳承下去。

    上世紀90年代初,臺灣星云大師感慨梁俊鋒一直堅守潁作木雕工藝的這種堅韌,感嘆“天賜一木”。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親書的“天賜一木”牌匾,掛在天賜一木紅木藝術收藏館的門前。

    時間回到上世紀80年代初。在河南臨潁縣,有個叫“篦子張”的古村莊,這里的手工制梳技藝從明代沿襲至今,遠近聞名。臨近村莊的馬秀彥便是在這里學得了一門制梳子的好手藝,并精心選擇了一位17歲的年輕人當學徒,把技藝傳承下去。

    這位少年,就是梁俊鋒。他跟隨師父潛心學習,技藝精湛,人品高潔,樸素而有擔當……師傅對梁俊鋒非常認可,把心愛的女兒嫁給了他。

    潁作工藝,對于梁俊鋒來說,是愛情的見證,是對師傅的感恩,更是對中國文化傳承的責任。

    彼時,文化斷層與工業興起,手工打造的傳統木梳被廉價的塑料梳取代。多少年流傳下來的制梳技藝日趨沒落,最后只有梁俊鋒和他的妻子還在堅守。

    梁俊鋒也曾外出打工,然而制梳的技藝卻從未生疏。恩師留下來的制作梳子的全部的工具,更是被他當作傳家寶一樣用心保管著。上世紀90年代,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尋傳統的手工藝術品。作為潁河流域傳統手工藝唯一的技藝傳承人,梁俊鋒燃起了帶領鄉親依靠傳統制梳工藝致富的希望。

    岳父傳下的手藝和全套制梳工具,讓梁俊鋒的制梳廠風生水起。潁河流域的這個古村落,被人們遺忘的傳統技藝,在梁俊鋒的帶領下,再次繁榮。

    得名“天賜一木”,就是在這傳統技藝再次繁榮的上世紀90年代。

    結緣南街村

    要是能去南街村就好了。

    紅色億元村南街村是梁俊鋒心中的圣地。梁俊鋒說,他一直向往南街村。

    2003年,正值“非典”期間,勞動密集型的手工業遭受重創,臨潁的許多工廠瀕臨倒閉。唯獨梁俊鋒的木梳廠忙得熱火朝天,徹夜趕工,這引起了領導的關注。

    某天凌晨,臨潁縣領導班子來到梁俊鋒的工廠視察。時任臨潁縣書記郭國輝感慨:“沒想到就在中原,就在臨潁,竟然傳承了這么好的木梳工藝,這是弘揚中原文化的一個契機!”

    領導們詢問梁俊鋒,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協調解決。

    梁俊鋒說,“村子里交通不便,木料運不進村,生產受到限制。”

    領導們又問:“你相中咱縣里哪個地方了?”

    “要是能去南街村就太好了。”梁俊鋒一直向往南街村,南街村是中國知名的紅色億元村,是周邊人人向往的地方。

    非典機遇,梁俊鋒一朝圓夢。

    2004年他在南街村成立了漯河市南街村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潁作工藝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到了2009年,為了更好地傳播紅木文化,他又在省會鄭州創辦了天賜一木紅木藝術收藏館。潁河文明,潁作木雕工藝,在這里進一步發揚。

    “潁作”品行,表里如一

    潁作之美,風格簡約粗放,線條流暢,大宋風范。潁作之魂,表里如一,是品質更是品行。

    從2004年在南街村建廠至今,十年來,梁俊鋒在傳統潁作木雕技藝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不斷研習,終于形成了代表中原文化的“潁作”工藝,形成了“潁式”紅木藝術品的風格。

    廣式木雕的風格,有漢唐風韻。蘇式木雕的風格,趨于明清風范。潁式木雕的風格,則體現的是大宋風范。

    線條簡約,但是絕不扭捏,簡約之中浸潤著中原文化的厚重和北方人粗放的氣質。線條流暢,一氣呵成,行云流水,灑脫而自然天成。

    而大宋風范的大氣以及品質、品行,更表現在表里如一。潁作之工堅持做到,每一件作品都是藝術品,用料實實在在,表里如一。做工,追求極致,不管是看得到的表面還是看不到的內部,完全使用一樣的工藝,拋光,打磨,一絲不茍,光滑細膩,苛求完美。這是表里如一,更是一種內心的修煉。

    君子本色,表里如一。戒慎自守,不因外人看不到而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潁作品行,修身修心,表里如一。

    天賜十年,尋覓故緣

    30年來,梁俊鋒潛心于木。作品多次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等獎項、60多件作品獲得專利、多件作品被國家工藝美術館收藏……他自己也被授予“中國木雕藝術大師”稱號,成為北方五省唯一獲此稱號的木雕藝人。

    “文化不是用來敬仰的,是要回歸生活本質,讓人浸潤在文化之中,傳承、傳播”。梁俊鋒說,紅木的品質千年成材,要學的是紅木的品質,難能可貴的是修心。這樣的理念和追求,指引著天賜一木的發展方向——簡約中式,價位合理,做紅木文化的傳播者,讓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傳統文化的存在。

    以紅木做藝術的載體,以潁作之工施以良木,梁俊鋒邀請每一個鐘愛傳統文化,愿做文化使者的人,結緣紅木。

    從2004年在南街村建廠至今,整整十年,紅木價位讓許多人遠觀,紅木文化束之高閣。“就是要讓紅木的文化本質回歸生活。”梁俊鋒不忘初心。

    因此,天賜一木即將在11月8日至10日舉辦“十年覓故知——梁俊鋒紅木藝術臻品展”。梁俊鋒先生要用十年前的價格,尋找與他并肩共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有緣人。

    十年轉瞬,堅守不易,相伴情重。不妨一起寄情紅木,坐下來,敘敘舊……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舞陽農民畫:筆枯渴墨待春澤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