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近年來,郾城區文化旅游部門嚴格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原則,設立郾城區博物館,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規模且有較高保護管理水平的專業隊伍。截至目前,該區各類文物古跡已達100余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分別是郝家臺遺址和彼岸寺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分別是裴城洄河石拱橋、文廟大成殿、許南閣祠、裴城遺址、城高遺址、凌云臺遺址、特授郾城縣正堂加五級記錄十次魯碑;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分別是化身臺遺址、裴晉公祠碑、鎮河鐵牛、趙伊坪故居和革命烈士陵園;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一般文物點近70處。其中,郝家臺遺址發現的二里頭文化時期的城堡遺跡,是我國發現的四大早期城堡之一;佛教石刻建筑——彼岸寺碑是我國現存的一處不可多得的石刻藝術珍品;裴晉公祠碑記述了唐代宰相裴度平定吳元濟、吳少陽叛亂割據的重大歷史事件。這些文物古跡彌足珍貴,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周學政告訴記者,通過有效保護和開發,一批文物文化遺產已經成為郾城區的旅游資源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前,郾城許南閣祠的《說文解字》碑廊吸引國家及省市領導和各界群眾爭相參觀;文廟大成殿的孔子儒家文化展作為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已經正式對外開放;趙伊坪故居整修建立紅色教育基地,布展工作正有條不紊推進;洄河石拱橋已維修完畢;彼岸寺碑的保護維修方案已經國家文物局申批,已納入到今年的項目建設中。記者 齊 放 通訊員 李麗品【原標題:漯河郾城區文物古跡達100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