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武周時期,府店一潘姓人家祖輩幾代以賣肉合為生。一日,武則天率領百官游獵緱山,當地官員為討好她,拿當地民間風味招待圣駕,潘家肉合被指定為主食,官員們忙于招待事宜,卻忘記告知潘老漢。
次日,武則天車輦儀仗到達緱山。潘老漢連忙捅開煤火,更衣洗手,可他打開面缸一看,發面所剩不多,無法烙餅。情急間,潘老漢靈機一動,和了一大塊死面,反復揉搓,用搟杖搟成面胚,抹上調料、麻油,放于鏊上烙烤。潘老漢將烙熟的燒餅切口,夾入自制的豬頭肉送至緱山,武則天一吃,大為贊賞,賜銀百兩犒賞潘老漢。自此,這家肉合名聲大振,相傳至今。
【特色】 色澤金黃,外皮酥脆,內芯松軟,肥而不膩。
【配料及原料】 面粉500克,食用水1500克,發面適量;食鹽、五香粉、麻油適量。燒餅內所夾菜肴,可購買成品,也可親自動手做,原料如下:生豬頭肉500克,大茴香25克,小茴香25克,花椒25克,丁香15克,桂皮10克,白芷10克,草蔻5克,香葉適量,食鹽25克,水1000克。
【做法與步驟】
府店嵩洛酒家廚師長武志厚介紹了做法。
1.將面粉放入盆中,直接加入溫開水(30℃~40℃),反復揉搓。
2.面揉好后,在面團表面澆灑適量食用水,握拳反復捶擊,直至水份全部被吸收。照此法反復3次。
3.將揉好的面團搟成面胚。
4.拿10克發面,抹上麻油,撒上食鹽、五香粉,用搟好的面胚將發面包裹,再次搟成胚形。
5.放在平底鍋上,中火烙烤,直至餅胚兩側呈金黃色。然后,再放入烤箱中烘烤約2分鐘即可。
6.所夾菜肴做法:將豬頭肉放入水中,大火煮沸,待血沫煮出后撈出。重新添入1000克水,將去掉血沫的肉放入鍋中,加入大茴香、小茴香、花椒、丁香、桂皮、白芷、草蔻、香葉、食鹽等調料,中火悶煮一個半小時后,撈出、晾干。最后,將豬頭肉切絲,夾入燒餅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