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小手筆不能搞收藏?關鍵是選對目標,用對方法,調好心態。本刊記者與諸多資深藏家一起與您去探討:“漏兒”要到哪里撿?如何撿?
小試牛刀之書法部分
假如我們將資金鎖定在30~50萬元,書法是個比較現實的選擇。如今書畫市場的亂象以什么為最?一定是“假”字當頭。如何盡量避免買假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拍賣人士告訴筆者:“如果你的專業知識不夠精深,一定盡量不去碰市場過熱、過于成熟的名頭與藏品,比如王鐸、于右任、弘一、啟功、林散之等人;對于有記載的代筆者也少碰,比如董其昌、吳昌碩等,特別是沒有太多著錄和上款的對聯。你想從價位上分辨真假?假貨照樣不便宜。”
自己看著眼熟的都不敢買,到底買什么?從何處入手呢?
讓我們聽一下東升瑞德文化投資總監,資深經紀人張鵬的建議:“對聯已經有很多人在關注,有了一定漲幅,但價位還遠沒達到應有的高度,特別是翰林的對聯。“清代有個官職叫翰林,翰林相當于現在的中科院院士,翰林對聯目前的價位很低,市場上細分的話可分為:狀元三甲。真正的狀元也不多,從唐代有了科舉制以后到現在共有2100名,最后一個叫劉春林,是慈禧點的。劉春林的對聯目前價位在18萬元左右,原裝原裱,干凈漂亮,品相好一些的,就相對貴一些,差不多能超20萬元。榜眼、探花、翰林的對聯兩三萬就能買到不錯的。但也有一些特殊的翰林是比較貴的,像潘林皋,當過江蘇巡撫,傅作義老師,北京解放時寫信給傅作義,和平解放北平,他作出很大貢獻。另外他還是大書法家,其實很多翰林都是大書法家。民國有一種說法,畫畫是‘南張北溥’(張大千、溥心畬),寫字就是‘南譚北潘’(譚延闿、潘林皋)。在北方這一帶潘林皋影響很大,有十幾種字體。他的對聯在10~12萬之間。”
“不管怎樣的字,首先是間架功力。民國前的這些老人,個個都拿得出手,筆頭子很過硬,價位超低,是不太合理的。如果一兩百萬能買到不少的好東西。買這些升值是一定的。因為畢竟存世量不會太多。能在拍場上拍的藏品基本都是小拍,我會買一些,還有在朋友圈里買。大拍根本看不上這點小錢,它沒有太多的利潤空間。大家對這方面東西認識還不夠,假以時日,一定會有一個新高。”
資深藏家趙慶偉也表示:“翰林的對聯或信札已經時興了將近十年,但市場一直比較穩健,隨著企業家的文化層次不斷提高,包括清三代影視劇的火爆,特別是很多演藝圈人士已經開始關注清代翰林、大學士的書法作品。”
大顯身手之繪畫部分
在近現代大家里,傅抱石、張大千、李可染、陸儼少、林風眠等山水畫家幾乎占去了半壁江山,對于雅俗共賞的花鳥畫是否依然有尚未爆發的新熱點呢?
就花鳥和人物部分,筆者采訪了資深書畫投資專家齊建秋,他對當前可能成為熱點的畫家給出了全面的定位:“就近現代全國的花鳥畫而言,北有于非闇和田世光,南有陳之佛和陸抑非。”
“于非闇是北方工筆花鳥畫的一面旗幟,達到艷而不俗的境界,書法繼承了宋徽宗瘦金體的特色,現在應該處于二線畫家的中間位置,甚至會出現幾千萬的價位。
“陳之佛現在仍處于三線畫家的價位上,他的畫受了日本畫一定的影響,但各方面都有其鮮明的特色,未來會有一定的上升空間。陸抑非目前的價位也還比較低,他的能力與陳之佛不相上下。
“另外,作為張大千的學生,俞致貞的工筆也非常好,其水平與田世光在伯仲之間,只是在收藏時一定選擇她個人獨立完成的作品,而不是與劉力上合作的作品,將來的市場價格會比于非闇略低,可以達到三線靠前甚至是二線靠后的位置。南方還有江寒汀,原本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就,可惜去世太早。
“就人物畫而言,我比較看重劉凌滄,以前有種說法叫‘南有豐子愷,北有劉凌滄’,他目前的價位還是很低的。相對于周思聰而言,盧沉與姚有多的價位也還是偏低的,他們作為承上啟下的一代,培養了劉大為、史國良等一批優秀的畫家。姚有多的功力很深,特別是晚年的大畫畫得非常好,可惜去世太早,目前姚有多一張四尺整紙的畫不會超過20萬。這兩人雖然不太可能超過周思聰,但依然有一定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