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段偉朵 通訊員 欒海寧
閱讀提示
21日,記者從洛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了解到,第三批洛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征求意見稿出爐。“蔡倫造紙傳說”、“程門立雪傳說”等19個推薦項目,“青銅器制作技藝”等3個擴展項目榜上有名。
洛陽市現有7個國家級“非遺”項目
近年來,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深入開展,15個縣(市、區)均已建立了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開展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各項工作,包括普查、名錄體系建設、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和管理、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申報等。
洛陽市現有7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7個國家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6個省級項目、35個省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洛陽市已公布了兩批共計89項市級項目、102個市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全市有988個縣級項目、226個縣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洛陽市已初步建立起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對推動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傳承與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
專家評議時新增“龍門傳說”
今年8月,洛陽市啟動了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申報工作,在為期1個月的申報期內,共收到33個項目,類別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美術、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8個大類。
10月27日,洛陽市組織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對申報項目進行了評審,最終確定推薦19個項目、3個擴展項目,這22個項目涉及門類廣,河洛地域色彩濃厚,并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其中,“龍門傳說”是專家組在評議時增加的,“‘龍門傳說’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珍貴的民間文學價值,非常值得推薦。”
“項目特色不夠鮮明突出,傳承時間較短;傳統醫藥類項目缺乏相關從醫資質、中醫理論水平較低等,是未通過項目突出存在的一些問題。”工作人員說。
“蔡倫造紙傳說”、“程門立雪傳說”榜上有名
在《第三批洛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征求意見稿)》上,記者看到,“蔡倫造紙傳說”、“程門立雪傳說”、“平樂脯肉制作技藝”等項目“榜上有名”。
工作人員說,“蔡倫造紙傳說”的申報單位是偃師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蔡倫總結西漢以來造紙經驗,改進工藝,制出優質紙張,世稱“蔡侯紙”,使造紙術得以推廣。偃師地區有著前紙莊、后紙莊、造紙河等相關地名論證,關于蔡倫造紙的傳說也口耳相傳至今。
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澗西區申報“牡丹傳說”,牡丹是我國的傳統名花,歷史上被統治者或民間當做國花看待,其花型、花色和吉祥富貴的寓意深受人民喜愛。
此外,嵩縣申報“豫西靠山黃”、“放河燈”,汝陽縣申報“南街排鼓”,孟津縣申報“趙嶺高蹺”、“平樂脯肉制作技藝”、“青銅器制作技藝”,洛龍區關林鎮申報“皂角樹抬閣”、洛龍區安樂痔瘺疼痛研究所申報“任氏痔瘺療法”、洛龍區白馬寺鎮分金溝村申報“陳屯社火”等,共計19個推薦項目和3個擴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