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們表演得生動逼真,當然會吸引許多觀眾。有幾位老爺爺在臺前空地上支起個小馬扎,怡然自得地欣賞起來。眾多觀眾在此駐足留步,不斷有人說:“瞧,還會拿東西呢!”“眼珠還能動!”木偶有時會將手搭在臺前的橫桿上,被爸爸抱起來的一個小朋友十分好奇,想過去摸摸,卻不免有些害怕,臨到走近又退回來。
臺上的木偶表演得越精彩,觀眾對臺下的操作演員產生的興趣就越大。人們使勁想擠近紅絨布前面看看其中的玄機。成年人里個頭大的踮起腳尖看;個頭小的就把紅絨布往下扯點,從布和欄桿的縫隙里看;孩子們坐在大人的脖子上,往舞臺里瞅;還有些調皮的,竟然撅起屁股趴在地上把紅布掀起來往里瞧;有些人索性轉到舞臺一側,透過舞臺塑料布上破了的洞洞,瞇著眼睛觀察。
舞臺的后面到底是什么,如此吸引觀眾呢?是南莊木偶戲社的藝人們!南莊村木偶劇社位于汝陽縣陶營鄉,是河南省目前唯一能夠以劇團形式表演的木偶社。他們的隊伍并不龐大,目前總共就12個人,年齡大多在40歲以上,最大的今年已經74歲了。
南莊木偶劇社誕生于十九世紀末,歷經百年滄桑,曾一度停止表演,直到1981年團長李明立重整木偶劇社班底,和其他屈指可數的幾位老藝人共同堅守起這一民間傳統的藝術瑰寶陣地。如今他們已經被邀請到全國各地進行演出了。2008年3月南村木偶社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同年5月,在第26屆洛陽花會河洛歡歌文化狂歡月活動中,木偶戲《鍘西宮》榮獲一等獎。
南莊木偶社的藝人們往往身兼數職、個個身懷絕活,團長李明立介紹說:“團里現在總共有26個木偶,都出自三位藝人之手。72歲的張春海負責做臉、60歲的劉煥君做頭冠、61歲的張儉縫制衣服。”
南莊木偶社里,除了張儉之外,還有三位女性,非常引人注意。郭喜娥,41歲;李躍榮,40歲;張雙留,41歲。她們三位是木偶社里最年輕的一輩。2006年底,本是好姐妹的3人,相約同時報名加入了木偶社,如今她們已經熟練掌握木偶的基本操作手法,并隨團到處演出了。
觀眾透過紅布、越過欄桿看到的正是這些老演員們,他們正仰著皺紋縱橫的臉頰,全神貫注地指揮著木偶們的一舉一動,有序地拉動手中的絲線,同時腳也在有節奏有章法地移動著。
他們大年三十就來到了廟會,自帶炊具、干糧,晚上在帳篷舞臺內打地鋪睡覺。 有些觀眾中午來逛廟會,正趕上演員們休息時間,不免心中遺憾。這時木偶社就會不辭辛苦地加演一段,滿足觀眾。(康留國)【原標題:南莊木偶戲:舉手抬足總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