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佛圖澄蜇伏石勒兵營,取得石勒信任后,以“大和尚”身份,一有機會就勸石勒向善。他向石勒講解佛教教義,說佛法無邊,世間萬物萬念,佛皆知曉,正所謂“人在做,天在看”,都有因果報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濫殺無辜,難有善終。他還順著石勒心思說,若要成就大事,就必須施仁政,以德普施天下,親愛其民,那么,上天就會降下瑞象,否則上天就會呈現兇象,古今沒有例外。天與人是相互感應的,應該行善積德才是。
在佛圖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石勒逐漸改變了過去動輒殺人,以殺人樹威、以殺人取樂的做法。稱帝后,石勒對佛圖澄更加恭敬,軍國大事都一一請教,還把幾個兒子都送到佛寺中寄養。
后趙建平四年(公元333年)四月,佛塔上的角鈴無風自鳴,佛圖澄預見國家將有大喪。這年七月,石勒死,其子石弘繼位,第二年,石虎廢石弘自立。
石虎即帝位后,對佛圖澄依然十分禮敬。他下詔說:大和尚乃國之瑰寶,如果不加高爵位,不享受厚祿,怎么能夠表彰他的德望呢?并特準佛圖澄乘雕輦(裝飾豪華的天子用車)上朝。每逢朝會,臣子們都爭先恐后為佛圖澄推輦,太子還親自攙扶著佛圖澄上下雕輦。石虎又下令,司空官每天早晚要親自到大和尚處請安;太子每天前往拜見一次,以表示皇帝對佛圖澄的崇敬之情。
石虎和石勒一樣,都是殺人不眨眼的魔王,且更兇殘。他得到密報,皇子石斌說他壞話,便立即派人殺了石斌的生母,又殺了石斌及其下屬500多人。后又殺太子石邃,改立石宣為太子。石宣為鞏固太子地位,殺親兄弟,并揚言要殺自己的老子。石虎知道后勃然大怒,將石宣活活燒死,又一口氣殺掉石宣之妻及子女9人,并誅連其下屬300多人。
佛圖澄每次聽到石虎殺人的消息都心如刀絞,連連搖頭,不住聲地說“罪過”。他一再勸諫石虎:“人死不可復生,殺人不可放縱,況且,哪有皇帝親手殺人的道理?”勸諫多了,石虎逐漸有所收斂。
石虎常問佛圖澄一個問題:“佛法是什么?”佛圖澄答:“佛法就是不殺。”
石虎說:“我是皇帝,天下之主,不施刑殺就無法肅清天下敵人。”又問:“現在我違佛法殺生了,再敬奉佛法,能獲得善嗎?”佛圖澄答:“能。”
佛圖澄耐心向石虎宣講佛法,他說,皇帝敬奉佛法,自然與普通百姓不同,只要能體恭心順,倡導佛教,不害無辜,那就算對佛誠心了。至于那些不可教化之人,有罪不能不殺,有惡不能不用刑。所以,一定要殺那些該殺之人,一定要判處那些該罰之人。如果濫用刑罰,殺罰那些無罪的人,那么,雖然傾盡家產信奉佛教,也無法消除災禍。“我希望陛下能省欲興慈,廣布善德,那么,佛教便永遠興盛,陛下的福祚也將得到佛的庇佑而廣大無邊”。佛圖澄還舉了一些事例加以佐證,傳說,石虎在佛圖澄苦口婆心勸化后,漸生向善之心,最終放下屠刀。
當時,佛圖澄在北方有崇高威信,是個領袖式的人物。由于他的努力,佛教得到后趙帝王們的信奉和尊崇,并第一次被納入帝王的保護之下,在北方得到空前發展,可謂寺院普建,佛僧遍布。特別是在后趙統治區域,信奉佛教的人越來越多,出家為僧的也迅速增加,當然,這里面也有人是為逃避兵役而落發為僧的。為此,曾有許多大臣上書,主張全面禁止信仰佛教,更不能隨便剃發為僧。石虎專門下詔,允許民眾信奉佛教,皆可自愿出家為僧。石虎的這道詔書,開政府明令民眾可以出家的先河。
佛圖澄預見后趙政權將于已酉歲(公元349年)滅亡,就打算在未亂之前,先行化去。臨化之前,他派人與石虎告辭,并最后勸石虎:降心易慮,施恩德于百姓,以延長國祚。
后趙建武十四年(公元348年)十月八日,佛圖澄圓寂,享年117歲。(徐曉帆 司一智)(原標題:佛在洛陽:大和尚苦口勸善 后趙帝放下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