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新沂、邳州、睢寧、宿豫4縣市區交界處,京杭大運河來了一個“S”形大拐彎,千百年來,人們從這里乘船出發,南可達蘇杭,北可抵京津。這里就是窯灣古鎮。
京杭大運河上的重要碼頭
窯灣古鎮隸屬于江蘇省徐州市新沂市,位于京杭大運河與駱馬湖交匯處,三面環水,始建于唐朝,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水鄉古鎮。
“古時,被頻發的山洪裹挾來的大量泥沙,成為燒制陶器的最佳材料,用泥土燒制磚瓦就成了當地人重要的謀生手段,又由于這里地處京杭大運河拐彎處,故名‘窯灣’。”市隋唐大運河博物館特約館員王志軍說。
我們在窯灣碼頭看到,這段運河呈現出一種自然的狀態,水面開闊,河道中間有雜樹叢生的小島。運河邊上有一排永久?康拇唬系娜艘源瑸榧,在靠岸的空地上種菜養雞,空地和一大片柳樹和草地連接在一起,有人在下網捕魚,有人在織網。
“自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以來,窯灣成為運河上重要的碼頭,憑借扼守大運河黃金水道的地理優勢,窯灣曾經‘日過桅帆千桿,夜泊舟船十里’。”徐州市文物局相關工作人員說。
史料記載,1668年,一場大地震波及窯灣,2年后,康熙皇帝大赦天下,一批明朝遺民被發配到窯灣等地開荒生產。這批人文化素質較高且具有多年管理經驗,他們精密規劃,利用窯灣“S”形的自然河岸,筑成5里街道,又按八卦九宮方位,建成10條街道和1條回族街,形成相當規模。
82歲的窯灣鎮居民嚴長北告訴我們,窯灣作為京杭大運河上一個重要的內河航運碼頭,直接連接著市場。當年,方圓幾百里所產的商品都匯集在此上船。從北方運來的煤油、卷煙、火柴、棉紗、堿粉等“洋廣雜貨”,也在窯灣卸貨,銷往寧、滬、杭。
“處在這樣一個地理位置,可以想象窯灣曾經的繁華。”“大運河申遺中國行”活動志愿者、洛陽宏進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營銷部華中一區營銷總監童本琦說,大運河把黃河與淮河連接起來,將江南與江淮地區豐富的物產運到北方以解決都城及軍隊的供應問題,這是人力、馬車等陸路運輸所不能解決的。
清末蘇北“小上海”
走出歷史的記載,走進現實的窯灣,這里依舊保留了2條較完整的古街道,一條是中寧街,一條是西大街。
中寧街1里多長,石板鋪路,兩邊是店鋪,前廊出廈,木板門面,彎彎曲曲縱貫古鎮南北;西大街以民居為主,有富商人家的大院,也有普通人家的斗室。趙信隆信昌醬園至今還生產甜油和咸菜,上百個醬缸整齊地排在一起,上面覆蓋著罩笠,看上去十分壯觀。東西當鋪、吳家大院、徐家大院等建筑保存得尤其完好,這些古建筑既有北方建筑的穩實厚重,也有南方建筑的靈巧秀雅。
徐州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08年9月,徐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駱馬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全面啟動了對窯灣古鎮的保護和開發工作。一期工程歷時1年,于2009年9月30日竣工,共投入資金1億多元,修復古建筑500多間,面積有1萬多平方米。
在商業文化繁盛的窯灣,有一個奇特的地方,那就是“夜貓子集”。窯灣古鎮講解員王玉鳳介紹,過去,漕運船只及一般貨船都喜歡在這里?,晚上停泊早晨起航。船家商賈為了補充生活必需品,需要在夜里上集,購齊貨物馬上返回,不耽誤天明起航。為滿足船家商賈的這一需求,當地自然形成夜集,當地農民向船家商賈出售農副產品,星夜趕集,黎明結束,也不耽誤白天的農活。這種夜間經營天明即散的集市,流傳了幾百年,人們稱它為“夜貓子集”。
據記載,窯灣的“夜貓子集”歷史悠久,興于明末清初,到清末,已有“小上海”之稱。當地流傳著一首民謠,描繪了“夜貓子集”的熱鬧場面:“梆打三更滿街燈,恭候賓客腳步聲。四更五更買賣盛,十里能聞市潮聲。”
如今在徐州,由香港宏安集團、徐州供銷社等合資組建的徐州農副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已成為當地最大的綜合性農副產品交易市場,該市場集農副產品交易、加工、配送于一體,是淮海經濟區首家交易額超過百億元的農副產品交易市場。
出臺規劃保護大運河遺產
徐州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京杭大運河在該市境內長210公里,北起微山湖南段藺家壩,南至新沂窯灣,流經沛縣、銅山縣、賈汪區、邳州市、睢寧縣、新沂市等6個縣市區,流域面積2000多平方公里。
作為京杭大運河線上的樞紐城市,徐州市境內運河流域文化遺產資源豐富,文物古跡甚多,大運河水道遺產包括古泗水水道、黃河故道、藺家壩等20多處;大運河聚落遺產包括徐州古城和窯灣古鎮;另外,還有云龍山詩碑、黃樓、“五省通衢”牌坊、戶部山古民居群、乾隆行宮大殿等大運河物質文化遺產。目前,窯灣鎮歷史街區入選大運河申遺預備名單的立即列入項目。
為加強對這些大運河遺產的保護,徐州市已出臺《大運河(徐州段)遺產保護規劃》。根據規劃,對大運河水道和水利、航運工程遺產的保護,該市將整合運河港口的碼頭岸線,清理各類小碼頭,恢復兩岸環境;重新規劃合理的、持續發展的道路交通系統;除水利、航運設施及其附屬建筑外,搬遷占用河岸、堤防的民宅或其他建筑物與構建物,恢復綠化。對大運河聚落遺產的保護,該市將逐步外遷古城區內的污染工業,中、遠期結合城市產業結構調整,降低市域范圍及大運河沿線的結構性污染等。(原標題:大運河申遺系列報道——徐州窯灣古鎮:千年古渡口 鎮守運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