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聲色的隋煬帝
2012/5/15 14:54:27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有了絕妙的“迷樓”,隋煬帝就可以安享揚州的美景和美人了。他在迷樓上設(shè)了四副寶帳,分別稱為:散春愁、醉忘歸、夜酣香、延秋月。接著詔選良家女子數(shù)千,住在迷樓中,用他那“任意車”來任意和她們?nèi)贰_令畫工繪制男女交合圖數(shù)十幅懸在閣中。又鑄了烏銅屏風數(shù)十面,把表面磨得如鏡子一般閃亮,環(huán)繞在床榻邊。于是隋煬帝在和美人們顛鸞倒鳳之際,身影就纖毫不漏地映在屏風上。他十分高興,覺得這樣的“真容”可比繪畫強多了。不過皇帝日日與諸女周旋,身體慢慢地就有些吃不消了。他對近侍說:“朕還記得登極的時候,十分辛苦卻不瞌睡,只有枕在婦人腿上,才能合目。如今卻一睡下就醒不來,一近女色就疲倦,這是為什么?”近侍勸他少近聲色,保養(yǎng)身體。說得皇帝連連點頭,第二天在后宮選了一間靜室養(yǎng)身,宮女皆不得進入。可才過了一天,隋煬帝就忿然出來,還說:“像這樣活一千萬歲又有什么意思呢?”又進迷樓縱情享樂去了。
不過揚州雖然美景怡人,美人秀媚,但它最負盛名的名勝,卻是那號稱“天下無雙獨此花”的瓊花。這瓊花的來歷也頗不尋常,據(jù)傳是仙人種下的美玉所生,所以被叫做“瓊花”,“瓊”,就是美玉的意思。這花“儷靚容于茉莉,笑玫瑰于塵凡,惟水仙可并其幽閑,而江梅似同其清淑”,真是仙姿玉骨,卓然不群,而且更為特殊的是天下只有一棵,就在揚州的后土廟。很多人慕于盛名,紛紛移栽,卻怎么也成活不了。這樣,盡管隋煬帝是大隋天子,幾乎無所不能,可他想要看這瓊花,也得親自跑到揚州來。但是天公不作美,隋煬帝勞心費力,開鑿了大運河,攪得天下騷然,百姓怨憤,好不容易到了揚州,那瓊花竟然叫一陣冰雹給打得七零八落,一朵不剩。于是皇帝大怒,下令把瓊花樹砍斷。可瓊花雖被毀,隋煬帝不久也被弒而終,隋朝滅亡。于是人們就傳說隋煬帝都是因為要看瓊花才開鑿運河,導(dǎo)致亡國的。
這個故事不見正史記載,只出自明人關(guān)于隋煬帝的小說中,也不過是一種民間傳說而已,并非史實。隋朝的滅亡固然和隋煬帝開鑿運河,三下?lián)P州而濫用民力,橫征暴斂有關(guān),但大運河的修建,卻不能說是亡國之舉。唐人有詩:“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可見其對于加強都城與南北的聯(lián)系,鞏固統(tǒng)一,促進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只可惜隋煬帝的本意卻并不在此,他只不過是為了自己游玩得更加舒服罷了。所以因為這“水殿龍舟事”,讓大運河也跟著背上了亡國的罵名,倒是很冤枉的。【原標題:隋煬帝楊廣】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塵土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