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嵩縣耙耬山下的程村,是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兩兄弟的故里。程頤世稱“伊川先生”,曾在伊川縣鳴皋鎮創建“伊皋書院”,講學授徒,廣納門生,傳道解惑。
有一年夏天,程頤騎著一頭毛驢從伊皋書院沿著蜿蜒崎嶇的嵩洛路趕往程村。走到現在千秋村的時候,他看到路旁一棵楸樹下有兩個人在乘涼,由于酷暑難當,程頤便趕著毛驢,拐到了楸樹底下。
程頤走到樹下一看,頓時吃了一驚,原來他們正拿著斧頭大鋸,準備砍伐楸樹。這里前不搭村后不著店,尤其是三伏天,楸樹正好可供來往行人歇腳納涼。程頤便制止了對方的行為。由于楸樹是兩個人花錢買的,程頤便掏出隨身攜帶的銀兩,如數把錢給了對方,楸樹才躲過一劫。
人們后來在楸樹下搭起茶庵,并逐漸形成了一個村莊,當地人索性把這個村叫“楸樹下”。
到了清朝,這棵經歷了四個朝代、有幾百年樹齡的楸樹,遮天蔽日,夏天不但成了村人乘涼避暑的好去處,也成為嵩洛古道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由于樹齡長,村里人就把它叫做“千秋樹”,并把“楸樹下”的村名改成了“千秋樹村”。后來大楸樹死掉,“千秋樹村”也就改成了現在的“千秋村”。
至今,在嵩縣還流傳著許多有關二程除暴安良、講學授徒等故事。雖然大楸樹未能幸存下來,但“千秋樹”的故事卻一直流傳至今。 【原標題:程頤解囊救楸樹 一樹蔭庇一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