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三千萬年前人類祖先具備音樂技能 音樂先于語言

2013/12/2 11:14:12 點擊數: 【字體:

    是先有語言,還是先有音樂?維也納大學生物學家的最新研究指出,應該是先有音樂。并且,人類和猴子的共同祖先在三千萬年前已具備音樂技能。

  編譯:記者 李文 實習生 池健兒

  音樂先于語言出現

  維也納大學生物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解釋了為什么黑猩猩會敲擊樹根,以及為什么猴子的叫聲有時像唱歌。相關研究報告發表于近期的《生物學快報》期刊上。該研究也解決了一個類似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是先有語言,還是先有音樂?答案應該是先有音樂。

  研究報告的作者、維也納大學認知生物系博士安德里亞·拉維那尼稱,音樂行為是構成音韻模式的第一步,之后才逐步形成語言能力。他和同事研究一種叫做“從屬察覺”的能力,該能力可以識別音節、單詞和音符之間的關系。例如:我們多次傾聽Do-Re-Mi的音符,當播放類似Do-Re-Fa的音符時我們能識別出錯誤,因為后者與我們的預期不一致。研究者對猴子進行了實驗。一般情況下,猴子對音樂不會有回應,但該研究捕捉到了猴子注意力的微妙變化。在實驗中,坐在隔音室中的松鼠猴,傾聽由3個獨特模型構成的一組音樂,每當模型改變時,猴子都會凝視發呆較長時間,仿佛在說:“咦,怎么了?”

  研究報告作者之一魯思·索威貝爾稱,設計物種特異性音樂刺激實驗將有助于觀察松鼠猴的洞察力。實驗證實,松鼠猴能夠理解音樂模式的變化。這種能力進化于至少3000萬年前的小型皮毛樹棲靈長目動物,它是人類和猴子最后的共同祖先物種,很可能現今所有靈長目動物都繼承了這種音樂識別能力。

  人以外靈長類動物的

  音樂理解力超出預期

  研究發現,人類之外的靈長類動物的音樂識別能力超出此前預期,松鼠猴的高音調叫聲聽上去頗似鳥兒叫聲,野生黑猩猩會敲擊樹根。

  拉維那尼正在與同事制造適合靈長類動物的鼓,主要是為大猩猩定制硬質電子樂器,便于它們發出各種聲音。他們亦在一組黑猩猩中對電鼓做試點調查,結果發現動物在使用過程中表現出來了熱情,這促使他們深入研究。他們正準備收集大猩猩的聲音并尋找其中的音樂結構。

  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的心理學和動物學教授查爾斯·斯諾登認為,產生有組織的聲音的能力,一直以來是靈長類動物的特點。但根據這個定義,許多會唱歌的鳥也該被列入,這意味著音樂的起源在進化的層面可能更深遠。因此,對猴子的研究很有意義。正如斯諾登所說:“這并不令人驚訝,音樂有一個古老的歷史,而不僅僅與人類進化有關。”在這一領域,他們期望人們對于非人類物種的研究未來能投以更多的關注。(原標題:三千萬年前人類祖先具備音樂技能 音樂先于語言)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廣州日報(2013-11-30)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