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偉華篆刻作品
傅偉華篆刻作品
傅偉華出生于中州古城滎陽市,古城的文化氣韻造就了他對書法最初的熱愛。他自幼便喜好書法,每得閑時,便臨貼寫字。在書法藝術中得到的滿足,使他更醉心于書法、篆刻。2009年,傅偉華結識著名書法教育家王建國,得其筆法,根據自己對書法的領悟結合毛公鼎散氏盤字型,通過巧妙構思使每個字體更緊湊、更靈活、更具觀賞性,然后通過濃、淡、干、濕的墨色變化和粗、細、方、圓的筆法變化形成了自己別具風格的篆書藝術。
中國的篆書書法藝術脫胎于甲骨文,成熟于金文,造極于小篆。甲骨文尚有許多圖畫感,給人一種天真之美。而金文則鼎盛于兩周時代,禮樂已經確立,字型走向規整、莊重。在雄渾典麗中帶著一絲威儀之態。小篆則在大篆(包括金文和籀文)的基礎上逐漸定型,形成了它曲折反復、華美飄動的獨特魅力。
傅偉華的篆書則在小篆圓融飄動的基礎上結合金文的筆法端整、筆力瘦勁的特點形成了自己寓巧于拙、靈動灑脫的篆書特點。
傅偉華篆書作品
細看傅偉華的篆書作品,字體樸實無華,字型靈巧多變。下筆有金文的端嚴凝重之態,行筆則有小篆靈動輕巧之媚。書作《錄陶淵明文一篇》,字體嚴謹,點墨成畫,讓人觀后有意猶未盡之感。
在篆書藝術上,傅偉華特別追求一幅作品中字型的變化。每幅作品都要字字不同、形體多變。每個字或行或立,或顧盼回眸,或凝望注視。一幅作品仿佛就是一個世界,一幅作品仿佛就是人間百態,一幅作品仿佛就是一個人生。(
www.fa5f.com/space/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