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中國酒文化:唐代席間作詩之風盛行

2014/5/5 11:37:52 點擊數: 【字體:

  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中澳工商界首席執行官圓桌會中期會議午宴上,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用一句“酒逢知己千杯少”致祝酒辭,被共同出席午宴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稱贊為“我所接待的外國領導人中祝酒辭最短最精彩的。”這也引發了網友對祝酒辭里的中國文化的熱議。小場合如家庭聚會上,牙牙學語的孩子奶聲奶氣地說:“祝爺爺節日快樂,健康長壽”;大場面如婚禮現場,來賓共祝新郎新娘“百年好合,永結同心”,中國人的祝酒辭種類繁多,內容豐富,蘊涵著哲理,包含著人情,寄托著希望。請看《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報道。

  把酒吟詩—

  古代祝酒辭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有“無酒不成席”之說。春秋戰國時代的飲酒風俗有所謂“當筵歌詩”,“即席作歌”,秦漢時人們在席間聯句,名曰“即席唱和”;唐代席間作詩之風盛行,這從流傳下來的唐詩中可見一斑。古代文人常常在酒席上把酒吟詩,所以在中國古代詩詞的浩瀚海洋中,留下了許多關于祝酒的名篇佳句。李白的《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苗笑武教授說,祝酒辭在中國歷史悠久,傳承千百年,在傳統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獨特地位,起到了人際交往潤滑劑的作用。

  詼諧生動—

  現代祝酒辭

  “美酒飄香歌聲飛,朋友啊請你干一杯。勝利的十月永難忘,杯中灑滿幸福淚……”這首創作于1977年的《祝酒歌》,凡是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每次聽到都備感親切。因為它表達了那個年代大眾的心聲,表現出人們慶祝十年動亂結束的喜悅心情和對國家未來的美好展望,所以它在一夜間傳遍大江南北,城市鄉村。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曦是這首歌的首唱者,在上百場演出中每場必唱,他說:“這首歌我唱了30多年,仍‘千杯萬盞也不醉’”。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民間的祝酒辭不斷出新。除了“健康長壽”“生活幸福”“事業順利”等普通祝酒辭外,還有許多有趣的創造。有改自古詩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連干三杯酒,你說苦不苦?”;有調侃酒友的,“市場經濟搞競爭,快將美酒喝一盅”;還有編成大段順口溜的,“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

  當然,這是親朋好友間的調侃和樂趣。

  智慧準確—

  外交祝酒辭

  在外交活動中,祝酒辭往往傳遞著致辭者所代表的國家態度。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飛越太平洋,在北京與中國總理周恩來完成了一次歷史性的握手。當天晚上,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歡迎尼克松的宴會,其祝酒辭非常精彩,可以說是祝酒辭中的佳作。

  周總理首先對客人們表示歡迎,并對美國人民表示親切的問候,接著講到尼克松訪華的意義,“這在中美兩國關系史上是一個創舉”。這是一個判斷句。歷史證明,這個判斷是非常準確的。尼克松訪華,是中美關系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它促進了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的進程,對國際形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周總理說:“美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我們兩國人民一向是友好的。”這里連續使用了幾個短句子,第一句講“美國人民”,第二句講“中國人民”,兩句為并列關系,第三句講“兩國人民”,是總說。雖是幾個短句子,卻高屋建瓴,擲地有聲。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白延慶說,此次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用“酒逢知己千杯少”致祝酒辭,說明他非常重視這次中國之行,事先做了功課,體現出對中國人民的禮貌和友好。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俞理明教授認為,外國人能說中國話,甚至能引用中國古句祝酒,這是一種巧妙的公關手段,既表達出對中國文化的尊重,又在短時間內贏得東道主的好感。

  中國是禮儀之邦,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曾春蓉教授說,酒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小部分,祝酒辭又是這小部分中的一部分。盡管如此,“禮”仍是中國祝酒辭的核心。同時,中國的祝酒辭文化與外國的祝酒辭文化也有相通之處,因為追求美好生活,建立友誼、精誠合作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因此,在未來中國文化與世界其他國家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中,也許會誕生出更多別具一格的中文祝酒辭。(原標題:中國酒文化:唐代席間作詩之風盛行)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濟南日報(2014-05-05)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