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石獅

2014/5/15 16:09:18 點擊數: 【字體:

    獅子被譽為“百獸之王”,大約在東漢時期傳入中國,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獅子也成為人們信仰中的一種圖騰,被視為辟邪驅惡的吉祥動物,并與龍鳳攀附在一起,成為威震八方,唯我獨尊的王權與勝利的化身。因此,在古代,人們在修建宮殿、陵墓、橋梁、府第及房屋建筑時,總喜歡安放上栩栩如生的石獅子。

    在古代,設置石獅子有一定的規矩。石獅既作為藝術裝飾作用的守衛之神,又能顯示主人身份的高貴。一般門東邊的獅子為雄獅,腳邊踩一只繡球,象征威力,俗稱“獅子滾繡球”;門西邊的則為母獅,腳下撫一只幼獅,寓意子孫昌盛,俗稱“太獅少獅”,這已成為一般建制。但是,獅子頭部的鬈毛疙瘩卻不得隨意雕刻,鬈毛疙瘩的數目,是象征封建官府等級的標志,其數量越多,則主人官位品級越高。一品官或公、侯等府第前的石獅頭部有十三個鬈毛疙瘩,謂之“十三太保”,一品官以下的石獅鬈毛疙瘩,則要逐級遞減,每減一品就要減少一個疙瘩,七品官以下人家的府第就不準安放這種石獅。

    獅子底座花紋的雕刻也有學問,正面雕刻瓶、盤和三支戟,象征著“平升三級”;右面刻有牡丹和松柏,象征“富貴長春”;左面刻的是“文房四寶”,象征“文采風流”;背面雕刻“八卦太極圖”,象征“鎮妖驅邪”。

    石獅子作為藝術形象引入建筑,其雕刻藝術在歷史上廣泛發展,正如建筑一樣,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藝術風格。在漢代,石獅雕刻已出現,那時雕獅身上生著雙翼,古拙神奇。在曹操筑的銅雀臺舊址,曾發現一對附著門柱上的石獅,這種石獅明顯可以看出受西方雕刻的影響——獅子身上生著雙翼。后來隨著真獅子的傳入,石獅子的形象才沒有雙翼,但朝著昂揚威猛形態發展,在古都南京和它的周圍,留下許多南朝留下的墓葬石刻,稱為“六朝石刻”,其中獅子占了很大比例,這些石獅線條簡潔,高大威武,強勁有力,很好體現了護衛者作用。隋唐時期,石獅趨向寫字,工藝精巧,使獅子造型藝術出神入化。宋代以后,獅子造型趨向秀麗。清末政治腐敗,獅子轉向溫順柔媚之態,失去了原有的氣勢和神威。

    民間傳說獅子愛玩“夜明珠”,因而至今石獅子口中多半含有一顆能活動又掉不了的圓球。今天的石獅子又賦予新時代意義,石獅子又在街頭、橋上石柱、樓宇、公園門前廣泛出現,成為威武和健美的象征。現代石獅造型生動逼真,千姿百態,刻工嫻熟,線條圓潤流暢,身軀雄渾威武,給人以莊嚴、優美的藝術享受。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鄭州日報(2014-05-15)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