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6月在央視CCTV-12《法律講堂》(文史版)主講《朱熹查貪》系列節目之后,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彭紅衛教授用一年時間精心打磨的又一系列節目《況鐘斗巡撫》,于昨晚在央視首播。
明朝況鐘是中國歷史上與包拯、海瑞齊名的三大“青天”之一,也是斷案能手。著名的昆曲《十五貫》講的就是況鐘為老百姓平冤昭雪的事。況鐘一生政績主要是在任蘇州知府13年內,其懲治貪官之嚴酷、平冤昭雪之英明、為民謀利之熱切,贏得了萬民愛戴。海瑞稱況鐘“勝作十年救時宰相”,肯定了他的歷史地位。
“況鐘是一個從草根成功逆襲的典范!”彭紅衛教授評價說:“他沒有任何科舉功名,卻能贏得從皇帝到朝中宰輔大臣以及太監的支持,這讓他和歷史上悲情的改革家如王安石、張居正等區別開來,贏得了改革的勝利。況鐘成功的關鍵在于他有豐富的底層歷練,有志氣,多才氣,接地氣,聚人氣,所以能完成‘由吏入仕’的華麗轉身,并不斷運用自己的智慧化解各種阻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據了解,《況鐘斗巡撫》共5集,自6月23日至27日連續播出。首播時間為每天22:40,重播為次日01:22、07:22和16:08。
去年6月彭紅衛在央視CCTV-12《法律講堂》(文史版)主講《朱熹查貪》。(記者馮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