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俏花旦大跳韓國“騎馬舞”
解放軍“將星閃爍大舞臺”刮起豫劇旋風
“府門外三聲炮花轎起動,周鳳蓮坐轎內喜氣盈盈。眾執事鳴鑼開道排列齊整,那個鼓樂吹:滴滴滴滴滴……嗒嗒嗒嗒嗒……滴滴滴滴嗒嗒悅耳動聽。”近日,解放軍老干部俱樂部和河南小皇后豫劇團在北京總政禮堂舉辦“將星閃爍大舞臺迎七一豫劇專場演出”。在神州大地傳唱愈百年的經典名劇《抬花轎》掀起豫劇旋風,將演出現場變成了熱鬧歡騰的藝術海洋。豫劇“小皇后”王紅麗珠圓玉潤、委婉多姿的豫韻聲腔,生動鮮活、細膩傳神的舞臺表演,贏得軍隊老干部們的陣陣掌聲。
《抬花轎》的故事發生在明朝永樂年間。兵部尚書之女王定云與落難公子張志成相愛,暗贈香囊私訂終身。定云父得知后逼女自殺,丫環定計假棺埋葬。王定云出走被賣花婆收留,后被邱府收為義女。張志成祭掃王定云墳墓時暈倒,被赴睢州府上任的周知府救助收為義子,更名周進寶。
新科武狀元邱府公子和周府小姐周鳳蓮訂下終身。迎親之日,周鳳蓮的剛考中新科文狀元的義弟周進寶送她出嫁到邱府。周進寶在邱府內驚異地發現一丫環竟是自己跳河身亡的定情妻子王定云。可定云擔心如今他倆地位不同,二府雙親不會答應。
潑辣、機智的周鳳蓮憑借她三寸不爛之舌勸說公婆、爹娘,為他們重搭鵲橋,最終使爹娘拋棄了門第觀念,促成了王定云和周進寶的美滿婚姻,使有情人終成眷屬。
作為豫劇最具知名度和傳唱度的時代經典之一,《抬花轎》曾是豫劇名家王清芬、虎美玲最為拿手的劇目,早已唱遍大江南北。中國戲劇“二度梅”得主王紅麗向經典致敬,全新編排演繹該劇,并通過王府少女周鳳蓮這一經典人物形象,展示了精湛絕倫的戲曲表演功力。周鳳蓮待嫁時的憧憬與羞怯,出嫁時的歡喜與莽撞,促成換親時的機智與果斷,游說公婆時的識理與善辯……古代青春女子心直口快、天真嬌憨、熱辣風趣、多謀善斷、愛人助人等復雜性格和立體形象躍然舞臺,獨具魅力和神韻。特別是廣受老百姓喜愛的“顛轎”一折,被王紅麗演繹得異彩紛呈、痛快淋漓,高潮處新娘子和轎夫大跳騎馬舞,這一新增加的“韓流”元素既出人意表,又似在情理之中,既合乎邏輯地呼應了劇情,又別有生趣地烘托了氣氛,引來觀眾雷鳴般的掌聲,現場很多小朋友也跟著戲曲的音樂節奏載歌載舞。
《抬花轎》是一出由花旦領銜的古裝喜劇,也是河南小皇后豫劇團最具觀賞性、久演不衰的保留劇目。熟悉王紅麗的觀眾都知道,她不但唱、念、做、打諸功齊備,還善于刻畫塑造人物,曾為中國戲曲畫廊奉獻了一系列豐滿鮮活、光彩照人的藝術形象。從《風雨行宮》中的金桂、《淚灑相思地》中的王憐娟,《三更生死緣》中的衛玉蓮、《鍘刀下的紅梅》中的劉胡蘭,到今年全新編排的《大明皇后》中的馬秀英,這些角色都個性鮮明、獨具神韻,讓觀眾過目難忘。現場一位軍隊老將軍激動地說,王紅麗晉京獻演的多部作品都曾追著看,每一部劇作都具有很高的質量水準。他感慨于河南小皇后豫劇團原汁原味、精彩絕倫的原生態豫劇表演,“他們充分發揮了傳統豫劇藝術的優長,又結合時代特點大膽創新,王紅麗對周鳳蓮一角的塑造就拿捏很好,人物很有光彩和魅力!”
據了解,由解放軍老干部俱樂部創辦的“將星閃爍大舞臺”,著眼把軍隊和地方專業文藝團體的資源整合利用起來,著力探索打造為老干部服務的高品位、常態化文化品牌。該品牌自2010年3月推出以來,舉辦豫劇專場極為罕見。河南小皇后豫劇團能夠登陸這個高規格舞臺,主要緣于其代表作《鍘刀下的紅梅》《大明皇后》晉京演出時積累的超高人氣和良好口碑,許多軍隊老干部點名要看河南小皇后豫劇團的戲曲作品,這才最終促成河南“俏花旦”在軍隊舞臺上大放異彩。□ 文\程巍 王欣閣 攝影\ 張鵬
豫劇《抬花轎》劇照 攝影\ 張鵬
豫劇《抬花轎》劇照 攝影\ 張鵬
豫劇《抬花轎》劇照 攝影\ 張鵬

豫劇《抬花轎》劇照 攝影\ 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