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張鳴談民國共和制的誕生:找不到皇帝 只好共和了

2014/7/1 11:08:21 點擊數(shù): 【字體:

  在當下歷史寫作中,張鳴先生堪稱獨到。他是那種有見識的寫作者,善于從自我生命的挫折中,體會出歷史的種種曲折與無奈。

  數(shù)十年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讓人們對歷史產(chǎn)生種種誤會與偏執(zhí),仿佛它只是觀念游戲:所有歷史人物必須預知未來,并據(jù)此而設計出唯一正確的道路。當試錯的自由被取締,則歷史就變成一系列滑稽的“必然”——一切失敗是必然的,一切成功也是必然的,我們必然走到今天,因為有必然的歷史規(guī)律……既然如此,還要人干什么?

  然而,歷史真是必然的嗎?當歐洲王室第一次看到英國議會制度時,曾集體認為英國走上歪路,可百年易過,昔日大權在手、滔滔不絕的貴人們,如今安在?

  歷史有大趨勢,但也有大挫折,世界潮流無可阻擋,但也會有逆流與險灘,正因為如此,歷史學才有獨到的魅力,它讓我們明白,當下的真理,明天可能就是謬誤,今天的永恒,可能只是未來的瞬間,今天的偉大,可能成為后人的笑料。

  而這,也許就是張鳴先生新著《共和中的帝制》的價值所在。

  想寫電視劇可不會寫女人

  我是一直在做歷史,但做得很野,聽說某位歷史學會會長對我很不滿意,說我寫了很多壞書,教壞了年輕人。其實,我干什么、是什么并不重要,我以前還當過獸醫(yī)呢,現(xiàn)在我也不當了。總之,公雞母雞不要緊,只要會下蛋就行。應該說,今年我還是挺高產(chǎn)的,已經(jīng)出了三本書,但這本書我做的比較認真,當年累得汗流浹背,一身塵土地翻東西,非常辛苦。

  為什么我要做這個書?當時起念是因為錢,有人出高價要我寫電視劇,可我一寫,發(fā)現(xiàn)不行,關鍵是沒有女人,可沒女主角,故事就不好編,我說算了,干脆寫個著作。

  不能總拿偉大勝利來忽悠

  有人問我:為什么不寫袁世凱復辟,偏寫張勛復辟?原因很簡單,寫袁世凱復辟太多了,寫張勛復辟太少。對我來說,寫張勛復辟更能傳達出我要寫的意義,就是當時共和制這個制度出問題了。

  其實,民國剛剛辦了幾年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制度危機,張勛復辟更凸現(xiàn)出這個危機的特性來:一人稱帝失敗了,緊接著又來了一個。

  教科書里說,兩次復辟失敗,因為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我們是不是可以反問一句:既然民主思想深入人心,為啥還會出現(xiàn)兩次復辟?總不能說出了亂子,沒辦成,就是偉大勝利吧?何況復辟失敗后,中國的歷史是越來越往激進的道路上走。

  找不到皇帝被迫走上共和制

  我們講歷史中的最大問題,就是漫畫式描述,我們認為,后面一定比前面好,歷史是進步的。君主立憲一定比專制好,民主共和一定比君主立憲好。所以提起袁世凱,一定是竊國大盜,提起張勛,一定是復辟丑史,必須要用褒貶的詞來說這些話。

  兩次帝制是怎么發(fā)生的呢?因為民國制度本身的誕生就比較勉強,袁世凱和起義各省在談判時就商量過,大家都主張君主立憲,可誰來當皇帝呢?清帝已經(jīng)破產(chǎn)了;回到明朝吧,姓朱100多萬人都自稱朱元璋后代;找孔家吧,孔家說我們祖先就是庶王,不當皇帝。找不到皇帝,只好共和了。

  共和制帶來了大麻煩

  皇帝沒有了,事兒就大了。

  用梁漱溟的話說,中國是個倫理性的國度,倫理道德是我們這個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核心成分,是老百姓的基本行為準則。其核心是君主,一旦君主沒有了,中國的倫理就開始搖晃了。

  袁世凱當總統(tǒng)后,發(fā)現(xiàn)了問題,他無法建立起效忠體系,總統(tǒng)9點鐘開國務會議,可總理和各部長們10點都沒來,干嗎呢?在家打麻將,他還沒辦法處罰他們。因為他是總統(tǒng),不是皇帝,這很麻煩。

  下面也有困惑,辛亥之后底層社會動蕩,土匪、幫會、流氓全出來了,私鹽販子在衙門前賣私鹽,原來知縣有權威,現(xiàn)在共和了,政府沒權威,總統(tǒng)說話都不算。

  不懂民主的人在設計民主

  此外,設計民主制度的人根本不懂民主,同盟會里最明白的是宋教仁,他是從章士釗那兒學來的,而章士釗是從英國報紙上看來的,他沒有學過英國法律,所以,設計出來的制度漏洞百出。

  在革命黨這邊,依然是權力思維壓過程序意識,遇事還是用權術來管理國家。所以很快革命黨人和袁世凱就打起來了,宋教仁案本可以用法律解決,可革命黨覺得,滿清都被我們推翻了,袁世凱算什么?

  這一打,議會就癱瘓了,袁世凱轉向傳統(tǒng)方式。讀經(jīng)、祭天,復辟。他剛開始還不敢,可手下人都一致?lián)泶鳌?烧鎻捅倭耍瓉淼男母勾髮冇侄疾煌饬耍瑢е滤麄體系崩潰。

  張勛是怎樣復辟的

  袁世凱失敗后,北洋的共和依然運轉不起來,因為大家都不知道怎么運作這個體制。那時國會打架打得比較兇,互相扔墨盒,可墨盒太重,能把人砸死。最后國會要求把墨盒釘在桌上,頂多把筆扔過去。關鍵是他們自己辦不了事兒,行政體系也辦不了事兒。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協(xié)約國鼓動中國參戰(zhàn),總理段祺瑞當家,各省都不交稅,中央靠幾條鐵路的收入,加上關余和鹽余,入不敷出。協(xié)約國說,如果參戰(zhàn)了,德澳那份庚子賠款就不用付了,日本還可以貸款,可總統(tǒng)黎元洪就是不同意,這給了張勛機會。

  張勛會做買賣,投資了很多新興工業(yè)。加上他敢在駐地種大煙,比較豪爽,督軍們讓他當盟主。張勛不同意中國參戰(zhàn),所以他借口調停,到北京就復辟了。

  張勛復辟為何成了滑稽戲

  可張勛準備不足,各軍閥也不支持他,2萬多北京駐軍一夜間就變成5000人,后又被收買了3000人,他沒法打。

  這個戰(zhàn)爭是很滑稽,《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莫理循說消耗幾百萬發(fā)子彈,只打死了幾十人。有座影壁,子彈就從頂上飛,影壁沒燒著,卻把天空的鳥打死了,所以,他建議中國軍隊以后改用弓箭,給國庫省點銀子。并不是軍人戰(zhàn)斗力不行,而是不想真打張勛。

  為什么復辟時大家贊同,討逆時又贊同,老百姓歡迎復辟,可討逆時又來看熱鬧呢?因為中國那么早共和,確實太快,但把它翻過來,翻回帝制,依然是錯的,這就是我們中國的事兒——糾結。

  怎樣才能煮好夾生飯

  共和制當時實際是個“夾生飯”,我們不能把鍋砸了,只能把這鍋飯煮熟。張勛之后,很多人也在想辦法,比如實業(yè)救國派、教育救國派、鄉(xiāng)村建設等,民國的遺產(chǎn)中,最好的就是教育、文化這些東西。這些東西不是政治變換出來的,是這些人自己做出來的。

  但問題是,后來出現(xiàn)了一種思路,就是找捷徑,想從后面超過去,跨越式地進步,從而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這個思路是壓倒性的,它把原來成績都給否定掉了。其實,之所以煮了“夾生飯”,因為首先,煮熟飯必須要有知識,而當時領導者對民主沒有起碼的知識;第二需要有智慧,懂得怎么運用這些知識;第三要有時間,不要太著急。

  寫完這本書,其實我對當年那些保守主義者有了一些“理解之同情”,包括王國維先生,他曾力主復辟。

  陳輝/整理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北京晨報(2014-07-01)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