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深圳圖書館獲悉,9月14日上午10點,深圳非遺“于氏風箏”代表性傳承人于灝將在深圳圖書館做題為《曹雪芹扎燕風箏考工志》講座。活動由深圳圖書館、深圳市風箏協會主辦。
于灝是深圳市風箏協會秘書長,羅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其自幼喜愛風箏,師從北京著名“曹雪芹風箏”第二代傳人孔令民。
據于灝介紹,“于氏風箏”傳自爺爺于清波,于清波則是跟著父輩們在山東學的藝。世界第一只風箏即誕生于山東。
風箏作為娛樂工具約從唐代開始。宋代的《宣和風箏譜》有多處記載帝王貴族玩賞風箏。由于造紙術的出現,風箏改用紙糊,大大降低了費用,很快傳入民間。“《宣和風箏譜》后來散佚了,現存的只有曹雪芹撰寫的風箏譜《南鷂北鳶考工志》。”講座現場,于灝將向聽眾講述風箏的起源、流派、制作及藝術欣賞。(記者 聶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