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少林武術由印度高僧達摩發明 面壁靜坐時編成

2014/10/17 10:48:57 點擊數: 【字體:

  第十屆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即將開幕,本報自今日起推出“藏經閣”欄目,為您帶來關于少林、關于武術的若干小知識。

  相傳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達摩來到嵩山少林寺首傳禪宗,由于終日面壁靜坐,不免筋骨困倦,加上在深山老林,經常有野獸侵擾。為了驅倦防獸、健身護寺,達摩仿效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按照身體的各種動作,編成健身活動的“活身法”。達摩在空暇時間,練習了幾手用鏈、棍、杖、劍等防盜護身的動作,后人稱之為“達摩鏈”、“ 達摩杖”、“ 達摩劍”。此后,他又吸取鳥獸、蟲魚飛翔騰躍之姿,發展“活身法”,創造了一套動靜結合的“羅漢手”。這套健身術,后經歷代長期演練、綜合、充實、提高,逐步形成了一套拳術,武術上總稱“少林拳”。

  南北朝以后,少林武功逐漸向精湛的技擊方面發展,開始實行了有組織、嚴格的僧兵訓練。每日晨光曦微,師僧們同起而習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四季不斷,苦練武藝。隋唐之際,少林武功,已享盛名。到了金末元初之際,少林拳又有了較大的發展。少林派拳術大師白玉峰、覺遠、李叟等人精心研究少林拳法,并注意拳法的整理和傳授。他們將少林拳中的“羅漢十八手”發展為七十二手,以后又發展到一百七十三手。五代十國時,高僧福居特邀18家著名武術家到少林寺演練兩年,傳授拳法。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也曾到少林寺傳授棍術。少林寺僧通過博采百家精華,發展少林武功。明代以來,少林寺演武之風極盛。凡來少林寺者,都以觀武作為游此古寺的高潮或結束。明代傅梅在作《少林寺》詩中寫道:“二室贊元一徑通,少林寺在翠微中。地從梁魏標靈異,僧自隋唐好武名。”

  本報記者 李曉光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鄭州日報(2014-10-1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