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薄小波)沉寂了近一個世紀的“磚”學有望復興,以古磚文字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字磚學術研討會11月1日至3日在上海嘉定舉行,中國先秦史學會在上海明止堂古磚文化研究與保護中心授牌設立“中國字磚文化研究與保護中心”。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應將古代字磚文化列為古代史和古文字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泰斗李學勤向會議致賀詞并親筆題詞“字磚文化,值得研究”。他介紹,中國商代就有磚的前行形態存在,磚上文字的出現,當以山東鄒城張莊出土的“墓誌”磚為最早,該墓不遲于戰國早期,距今也有2500年上下。古磚很早就受到金石學家注意,在宋代已有著錄見收。到清代金石著作盛行,出現了真正的“磚”家,有“磚”門著述及圖錄。不過,近一時期,古磚整理研究卻相對沉寂,古磚的分域分期、古磚文字的釋讀考證,有待深入展開。李學勤指出:“古磚是我國傳統金石學內一個極具特色的品類。”
研討會由中國先秦史學會與上海明止堂古磚文化研究與保護中心共同主辦。落戶嘉定的明止堂古磚研究中心收藏古磚近3萬塊,其中以文字磚為主,兼蓄畫像磚。文字磚以吉語磚與紀年磚占絕大多數,從盛唐至民國的城墻磚也收藏頗豐,其中有記事磚一類,如“雍州北地郡靈州縣都鄉孝義里傅”“印光大師舍利塔”等字磚。
明止堂創辦人朱明歧表示,古磚既可證史又能補史,古磚中蘊含古代經濟學、建筑史、繪畫史、民俗學、思想史、字學、篆刻、美術學等等學科,是一個被忽視的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