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動物崛起為何遲十幾億年? 因地球氧濃度一度降低

2014/11/12 18:16:03 點擊數: 【字體:

  在約24億年前地球因“大氧化事件”出現了氧氣,但直到約6億年前動物才崛起于這個星球,為什么推遲了這么久?一項新研究顯示,這是因為中間一段時期大氣氧濃度又降到極低的水平,出現了所謂“沉悶的十幾億年”。

  這項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參與研究的耶魯大學博士后王相力說,他們分析了采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淺海沉積的富鐵沉積物和頁巖,這些巖石的年代從30億年前持續到現在。在氧濃度較高的情況下,地球巖石中的部分鉻同位素易被氧化并溶于水,流進海洋,造成巖石中的這部分鉻同位素含量降低。因此研究不同歷史時期的巖石鉻同位素水平可反映相關年代的大氣氧濃度。

  此次研究表明,從“大氧化事件”到“生命大爆發”期間,大氣氧濃度不到現代數值的0.1%,不足以支持動物出現。“生命大爆發”發生在5億到6億年前,幾乎所有動物都在這一時期出現,但科學家至今不清楚其中的原因。

  王相力說,過去科學界通常認為,地球大氣氧濃度演化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約46億年前地球形成到24億年前,大氣主要為無氧狀態;第二階段是24億年前開始的“大氧化事件”時期,可能持續了2億至3億年,大氣氧濃度激增至現代數值的1%;第三階段是“大氧化”停歇到“生命大爆發”期間(約21億年到6億年前),大氣氧濃度維持在現代數值1%的狀態;第四階段是指“生命大爆發”至今,大氣氧濃度上升至現代數值并維持至今。

  “我們的主要研究結論是上述第三階段大氣氧濃度比以往的認識要低很多,可能不到現代數值的0.1%”,王相力推測說,這期間地球可能沉積了大量有機物,其中深度埋藏的有機物因當時地殼劇烈變化而返回地面與氧氣發生反應,消耗了大量氧氣,這一狀態持續了十多億年。這可能是“大氧化事件”后大氣氧濃度再次降低的原因。

  “絕大多數動物的生存離不開較高濃度的氧氣,因此我們這項研究解釋了為什么動物沒有在距今約21億年前開始的氧濃度演變第三階段出現,而是推遲到約6億年前才出現”,王相力解釋說。  林小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北京日報(2014-11-12)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